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课题意旨在探索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发病特点,初步研究肾虚肝郁型、肾虚血瘀型、脾虚痰湿型、痰瘀互结型的发病情况,重点对各证型在体格检查、月经周期、性激素代谢方面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证型的差异,并为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病例来源于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门诊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的患者。收集患者共计100例。按其中医症候表现不同,分为肾虚肝郁型、肾虚血瘀型、脾虚痰湿型、痰瘀互结型。用病例报告表记录患者的月经周期、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痤疮、溢脂、黑棘皮、多毛、早秃、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激素、垂体泌乳素、睾酮及全身症状舌脉。将资料建立数据库,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获得相应结论。结果1、100例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由高到低依次是:脾虚痰湿型、肾虚肝郁型、肾虚血瘀型和痰瘀互结型。2、体重指数<23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各型中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肾虚肝郁型、肾虚血瘀型、痰瘀互结型、脾虚痰湿型。3、腰臀比<0.8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各型中所占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痰瘀互结型、肾虚血瘀型、肾虚肝郁型、脾虚痰湿型。4、在肾虚肝郁型、肾虚血瘀型、脾虚痰湿型、痰瘀互结型各型中多毛的出现率均占第一位。各证型之间比较得出痤疮在痰瘀互结型中出现率最高,溢脂在痰瘀互结型中出现率最高,黑棘皮在痰瘀互结型中出现率最高,多毛在肾虚血瘀型中出现率最高,早秃各证型均未出现。5、各证型之间月经周期的发病情况主要以月经周期延长为主。月经周期≤21天在痰瘀互结型中出现率最高。月经周期21-35天在肾虚血瘀型中出现率最高。月经周期35-60天在痰瘀互结型中出现率最高。月经周期60-180天在肾虚血瘀型中出现率最高。6、LH水平异常方面肾虚血瘀型出现率最高。FSH水平异常方面肾虚肝郁型出现率最高。LH/FSH比值异常方面肾虚血瘀型出现率最高。E2水平异常方面痰瘀互结型出现率最高。P水平异常方面痰瘀互结型出现率最高。T水平异常方面脾虚痰湿型出现率最高。PRL水平异常方面脾虚痰湿型出现率最高。肾虚肝郁型中P值异常最常见。肾虚血瘀型中LH/FSH值异常最常见。脾虚痰湿型中LH、T值异常最常见。痰瘀互结型中P值异常最常见。研究结论:PCOS患者肾虚肝郁型、肾虚血瘀型患者较脾虚痰湿型、痰瘀互结型患者在性腺轴紊乱方面的变化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