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D19 CAR-T细胞)治疗CD19+的B细胞来源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过,尽管CD19 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令人鼓舞,但患者总体应答率有限,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CAR-T细胞的疗效。本研究旨在探讨了能否通过地西他滨联合CAR-T细胞来提高CD19 CAR-T细胞杀伤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率,并对其机制予以进一步研究。方法:构建CD19特异性的CAR质粒,包装慢病毒,制备靶向CD19的CAR-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AR-T细胞转染效率。在不同的效靶比下,CD19 CAR-T细胞与淋巴瘤细胞系(RAMOS,RAJI)共培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杀伤作用;淋巴瘤细胞系(RAMOS,RAJI)用不同浓度的地西他滨处理48小时后,加入CD19 CAR-T细胞和未转染的活化T细胞在不同的效靶比(1:5、1:1和5:1)下共培养24小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杀伤作用;同样用不同浓度的地西他滨处理CAR-T细胞24小时后,将CAR-T细胞与RAJI在1:1的效靶比下共培养24小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杀伤作用,同时检测细胞因子IFN-γ和GranzymeB的释放;淋巴瘤细胞系(RAMOS,RAJI)用不同浓度的地西他滨处理过48小时后,用流式细胞术测量RAMOS和RAJI细胞表面抗原CD19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同时,本课题进一步选取两例复发难治的CD19+的B细胞来源的淋巴瘤患者,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D19CAR-T细胞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初步探讨临床可行性。结果:成功构建CD19-CAR T细胞,随着效靶比的增加,CAR-T细胞的杀伤作用也在增加。在地西他滨与CAR-T细胞共培养时,随着地西他滨的浓度增加,CAR-T细胞对RAMOS和RAJI的杀伤作用也随之增加,并且在5:1的效靶比下最明显(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地西他滨预处理的CAR-T细胞,其杀伤功能未见明显差异(p?0.05)。最后,地西他滨明显上调淋巴瘤细胞(RAMOS,RAJI)表面CD19抗原的表达(p<0.05)。地西他滨联合抗CD19 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R/R)B-NHL的可行性,选取1例R/R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和1例R/R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进行试验。PET/CT扫描显示患者获得第二次CR。结论:地西他滨可有效地增加靶向CD19的CAR-T细胞的杀伤功能,低浓度时可能与其诱导肿瘤细胞表面CD19抗原表达上调有关,高浓度时地西他滨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这一结果提示:加用地西他滨桥接治疗,可能有助于进一步增强靶向CD19的CAR-T细胞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