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农业对提升农业劳动者固健社区根基的素质研究——以湖南长沙T村和X村为例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cxd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社区持续、良性地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强盛和社会的稳定。健康稳固的农村社区根基要素是农村社区持续发展的基础,农村社区根基要素建设要依赖农业人口素质的提升。旅游农业是一种多功能农业经营实践类型,具有对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性、强烈的人文关怀性、对经营者素质高要求的经营特点,能够发挥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  因此,本文以农业劳动者固健社区根基的素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湖南省长沙市T村和X村两个经营旅游农业类型的村庄进行实地调查,采用问卷、访谈和参与观察法收集到丰富的一手资料,并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马里奥·列维社会进化理论分析了样本村的旅游农业经营对农业劳动者固健社区根基素质的效能,力图为多功能农业经营对固健农村社区根基要素的效能做参考。  研究发现,旅游农业改变了样本村农民的传统农业经营思路,通过经营旅游农业,农业劳动群体的生产经营素质得到提高,进而促进了样本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提高了样本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旅游农业经营增加了农民收入,提升了农业劳动者的生活消费素质,转变了样本地区的生活消费方式;旅游农业促使经营者主动学习现代管理手段和教育培训,并对子女教育格外重视,提升了农业劳动者的人力资源素质,农村劳动力资源出现了回流和优化,提高了农村社区的人口素质;旅游农业经营使经营者普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经营,提升了农业劳动者的生态环保素质,样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促进了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旅游农业经营能够提升农业劳动者固健社区根基的素质,并推动农村社区根基要素的建设,从而促进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事实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对于宗教,社会学不会对其进行神学意义上的评判,更多地关注“谁是宗教徒,为什么成为宗教徒,有什么社会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