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PD-L1分子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特性及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shizhege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也是单因素所致感染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结核性胸膜炎作为肺外结核的类型之一,约占肺结核患者的10%-20%,其中约10%-30%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有胸腔积液表现。结核性胸腔积液作为常见的渗出性胸腔积液之一,胸水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起主导作用,但近来研究结果表明,除了Th1型免疫反应,Th2、Th9、Th17、Th22等免疫细胞亚群及协同刺激分子在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发生、发展中亦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协同刺激分子PD-L1(programmed death-1ligand1,程序性死亡配体1,又名B7-H1)在激活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表面表达增高,并与机体的免疫抑制相关。业已证明,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PD-1、PD-L1表达显著增高,可能与结核病免疫耐受及慢性化炎症相关。许多协同刺激分子如OX40、OX40L(OX40配体)、B7-H3和CTLA-4(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等除膜型外,还以可溶性的形式存在。既往对肺癌患者外周血可溶性PD-L1(sPD-L1)检测发现,肺癌患者血清sPD-L1表达异常增高,并与肿瘤分期、转移和疗效相关。而胸腔积液中是否存在sPD-L1及sPD-L1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生物学意义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中,我们采用苏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特异性人sPD-L1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体系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开展深入研究,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sPD-L1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指导意义,揭示sPD-L1和PD-1/PD-L1协同刺激信号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探究sPD-L1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生物学意义。为免疫学方法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治疗提供依据。一、可溶性PD-L1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目的】检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可溶性PD-L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筛选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收治的初诊胸腔积液患者68例,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共24例,恶性胸腔积液组共30例,非结核、非恶性胸腔积液组14例。收集上述人群胸腔积液和外周血清并记录其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sPD-L1的水平。流式细胞法(FCM)检测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CD4+T细胞的表达、CD8+T细胞的表达、PD-1在CD4+T细胞上的表达(CD4+-PD-1)、PD-1在CD8+T细胞上的表达(CD8+-PD-1)、CD14+单核细胞和PD-L1在CD14+单核细胞上的表达(CD14+-PD-L1)。反转录PCR法检测胸腔积液中PD-L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因表达。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PD-L1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中sPD-L1含量显著高于恶性组和非结核、非恶性组(P<0.0001);所有患者胸腔积液中的sPD-L1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外周血中(P=0.0033)。结核组胸腔积液中CD8+细胞比例和PD-L1在CD14+单核细胞表达(CD14+-PD-L1)比例均高于恶性组及非结核、非恶性组(P=0.0001,P<0.0001)。反转录PCR结果显示结核性胸腔积液中PD-L1mRNA表达增高,且与MMP-3表达水平相关(r=0.887,P<0.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单因素检测胸腔积液sPD-L1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82.9%,曲线下面积为0.840。【结论】 sPD-L1反映了不同病因胸腔积液微环境中不同的免疫功能状态,结核性胸腔积液中sPD-L1表达明显增高,可能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发生、发展相关,胸水中sPD-L1检测有助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二、结核性胸腔积液中IFN-γ和IFN-的表达及PD-1/PD-L1协同刺激信号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免疫学作用【目的】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IFN-γ和IFN-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探讨PD-1/PD-L1协同刺激信号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免疫学作用。【方法】收集上述68例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胸腔积液中IFN-γ和IFN-的表达水平。分离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以不同浓度结核性胸腔积液刺激培养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BMCs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变化,CCK-8掺入法检测PBMCs增殖的改变。免疫磁珠法分选结核性胸腔积液中T淋巴细胞和CD14+单核细胞,CCK-8掺入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T细胞增殖的改变。【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中IFN-γ含量显著高于恶性组和非结核、非恶性组(P<0.0001);而三组患者胸腔积液中IFN-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腔积液中sPD-L1表达与Th1型主要细胞因子IFN-γ及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表达成正相关(P=0.0004,P<0.0001)。联合胸腔积液sPD-L1、CD14+-PD-L1、IFN-γ及ADA可使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达87.0%,特异度达100%,曲线下面积达0.981。结核性胸腔积液可体外刺激CD14+单核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及PBMCs的增殖。高表达PD-L1的胸腔积液单核细胞能通过PD-1/PD-L1信号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采用抗PD-L1抗体特异性阻断该抑制信号可部分恢复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P=0.005)。【结论】结核性胸腔积液中IFN-γ表达增高,与胸腔积液中sPD-L1表达成正相关;联合IFN-γ及各临床指标检测有助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高表达的Th1型细胞因子IFN-γ可能与PD-1/PD-L1协同刺激信号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免疫作用相关。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结核性胸腔积液中sPD-L1、Th1型细胞因子IFN-γ、CD8+细胞表达和PD-L1在CD14+单核细胞表达增高,sPD-L1单因素检测或联合各临床指标有助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2)结核性胸腔积液可体外促进CD14+单核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增高表达的PD-L1与T细胞表面PD-1受体相结合,抑制了机体的免疫效应,可能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发生、发展相关。(3)通过抗PD-L1单抗阻断PD-1/PD-L1途径可部分恢复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是地球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并紧密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各方面相结合,未来将倍受重视.本文在介绍2004年武汉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学术会议(ICEEG)
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承担着准确适用法律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责任。辩护律师的执业权利能否顺利实现,直接关系到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权利能否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虽
本文通过对2013年重庆高考理综物理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讨,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拓展了学生思维,优化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试题进行了评价以及对物理教学提出了建议。
按照板块位置划分,强烈地壳形变和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主要有两种:板内型与板缘型,都受活动构造控制。系统总结了前人对主要板缘活动构造带和研究热点地区的板内活动构造和
妇女儿童健康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妇幼保健工作作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环节,在整个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全面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连锁经营作为新华书店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形式发展速度较快,促使新华书店管理机制的改革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新华书店在跨省、跨
协作学习对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升作用与人才素质的要求相契合,是学术研究领域和教学实践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然而目前协作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清楚协作学习
通过华南陆区与海域中生代岩相古地理与沉积分布特征之研究,认识到本区中生代构造发育历史经历了三叠纪到早侏罗世由于华北地块沿秦岭-大别造山带向西南方向挤压,和印支地块
目的:研究葛花解酒保健泡腾片的制备工艺。方法:以pH、崩解时限、口感、硬度为评定指标,采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设计考察解酒泡腾片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可溶性
目前,辽河油田的开采逐渐进入了中后期,随着开采量的不断扩大,开采的难度在逐渐加大并且井口周边的作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相应地修井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如果修井机的设计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