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机插作业能极大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但同时对育苗播种环节的标准化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机插要求,水稻从育秧起机械化作业势在必行。本文论述了盘锦地区水稻温室冷棚育秧环节机械化作业的过程。随着机械化的水稻育秧播种机的发展,水稻温室冷棚育秧盘制作技术从软盘育秧发展到现在的硬盘育秧,硬盘育秧技术更能保证水稻秧长成后的相对位置尺寸,更符合机插要求。水稻育秧流水线技术在播种前需对进行种子预处理和营养土配置。其中种子预处理过程需使用包衣机进行种子包衣,包衣以后的种子与营养土作为生产原料加入育秧流水线,育秧流水线配合秧盘运输机将制作好的秧盘直接运送到温室大棚。本文在介绍了水稻机械化育秧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盘锦地区农业基本情况与水稻生产现状。在运营模式上,以大洼区的长财农机合作社为典型,讨论了长财农机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模式包括农机与土地营收、果园、鱼塘等特色经营方式并存;分析了长财合作社的兴办方式、利益分配等问题。(2)明确了水稻机械化育秧的生产工艺过程。水稻机械化育秧的具体工艺为晒种、催芽(浸种、消毒)、包衣、育秧播种、秧盘运输、棚室温湿度监测。其中消毒、浸种、催芽在同一设备内进行。催芽、包衣、育秧播种、种盘运输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棚室温湿度采用传感器检测系统实现远程无线监测,在育秧棚内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高棚室温湿度监测效率。(3)调研了上述生产工艺机械的基本参数和所需的经济投入,建立了水稻育秧生产经济技术模型,并横向与人工生产进行效益对比,得出了机械化生产效益较高时所需生产产量的最小规模,同时,由于机械效率的限制,计算出机械生产的最大规模。(4)针对长财农机合作社36万盘秧苗规模的机械生产设备进行了规模分析,重点分析了催芽设备、包衣机、育秧播种机、出苗运输机的的适宜规模,根据机械的最大和最小规模,为机具合理配备提供了理论依据。(5)确定了长财农机合作社36万盘秧苗的合理配备机具,建立了现金流量表,并通过对该方案下的机具技术分析得知,在基准利率为3%的情况下内部收益率17%,净现值220万元,投资回收期5.24年,经济效益好,为合作社购买并配备机具提供了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