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常用中药材赤芍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为考察指标。考察了提取及除杂工艺,并筛选出各自最佳参数配比,最后针对每一种提取方法在工业化大生产中使用利弊做一分析。
首先采用三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赤芍中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提取,分别是超声提取的正交实验设计、水提液的混合均匀实验设计和醇提液的星点实验设计。实验设计着重反应了不同实验模型形式对数据处理结果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实验设计,各数据矩阵的排列截然不同。如正交实验中数据分析处理采用了多元线性模型拟合的方法和方差分析相结合来确定最佳实验工艺参数;均匀设计中对原始的实验设计矩阵进行模型优化排列,保证了实验安排的均匀性;星点实验设计只设定了每个因素水平范围就可以达到实验次数的合理安排,并保证每个因素水平的正交状态,为实验数据处理带来方便。为了达到数据处理结果的要求,实验中用到了SPSS18.0、DPS7.05(Data Processing System)、Design-Expert 8.0、Statistic 8.0等多种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针对每一种处理软件的分析特点采用不同的矩阵排列方法,再结合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对实验设计进行量度,从而保证了数据的高度代表性,使其更能反应出数据之间内在的联系。
对赤芍提取液的除杂方法,分别采用了醇沉法、大孔吸附树脂法、ZTC天然吸附澄清技术和自制固相萃取小柱除杂的方法。其中醇沉法为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也是2010版药典中中成药制剂生产制备中使用最多的方法;其他几种方法都是近些年新兴的除杂手段。文章首先对各种新兴的除杂方法进行条件筛选,从而得出各自最佳除杂参数;再结合指纹图谱中共有模式的理念,提取出各除杂工艺样品的共有模式图,利用主成分分析对矩阵进行降维处理,提取出各种分析方法的公因子,此时结合因子分析的相关方法建立因子旋转模式方程,再使用高级统计学中数据挖掘模块对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最终得出各除杂手段除杂效果顺序,结合工业化大生产中各除杂条件的应用局限做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