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功能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ra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计量学变化,并分析影响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计量学改变的相关因素。同时分析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计量学的影响,及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计量学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单眼发病AACG患者27例,所有患者双眼均应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和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ell density,CD)、六角形细胞的百分数、平均细胞面积等指标,并测量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房角宽度、瞳孔直径(pupil diameter,PD)、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thickness,CCT)等指标。然后根据病情分为两组,以未发作眼(27只眼)为对照组,急性发作眼(27只眼)为急性发作组。将急性发作组按发作时最高眼压分为A1组(<60mmHg)、B1组(≥60mmHg);按病程分为A2组(<3天)与B2组(≥3天)。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急性发作组与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状态进行分析,同时比较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计量学的统计学差异,并分析急性发作组和对照组CD与ACD、房角宽度、PD、CCT等指标的相关性。对发作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将术后眼作为术后组,测量ACD、房角宽度、PD、CCT等指标。比较急性发作组与术后组角膜内皮细胞状态,分析CD的减少与ACD、房角宽度、PD、CCT等指标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发作组CD、六角形细胞的百分数均显著减小(P<0.01),而平均细胞面积等指标显著增大(P<0.01)。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相比CD、平均细胞面积等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发作组前房较浅,房角较窄,瞳孔较大,而CCT却无明显差异。急性发作组CD与ACD、房角宽度有显著性正相关(P<0.05),PD、CCT与CD无明显相关性(P>0.05)。对照组CD与ACD、房角宽度、PD、CCT未见明显相关(P>0.05)。与急性发作组相比,术后组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计量学检查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前后CD的降低与ACD、房角宽度有明显相关(P<0.05),与PD、CCT未见明显相关(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发作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均有明显改变。急性发作眼眼压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均是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且角膜内皮细胞CD与ACD、房角宽度等有显著相关性,但与PD及CCT没有明显相关。正规的手术操作不会导致CD的显著下降。手术前后CD的降低与ACD、房角宽度显著相关,与PD、CCT没有明显相关。
其他文献
2月28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召开“四群”教育专题学习生活会。会议由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崇敏主持。省委高校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巡视员、副巡视员出席会议。  学习生活会上,杜玉银、和福生、罗嘉福、邹平、王建颖、朱华山、杨嘉华等班子成员先后发言,畅谈了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活动的感想和体会,并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分析当前教育系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和
Dear Big Mouth English readers,rnGoodbye, summer vacation!rnI think you cannot wait to go back to schooland see your friends again.rnThere must be a lot to talk
期刊
Chinese people tradition-ally age at home with their kids. However, this model is challenged today by the typ-ical family structure of a cou-ple supporting four
期刊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结合声学定量时间强度曲线定量评价兔肾血流灌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Contrast Tuned Imaging CnTi)结合超声造影剂声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