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生理监测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桥小脑角区良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jian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电生理监测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桥小脑角(CPA)区神经鞘瘤和非神经鞘瘤在短期并发症与远期面神经功能、后遗症及生存质量之间的差异。探讨术后常见神经并发症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CPA区良性肿瘤患者手术预后提供临床证据支持。方法:单中心回顾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PA区良性肿瘤病例,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ouse&Brackmann量表和Kamofsky量表分别作为面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评价标准。分析神经鞘瘤和非神经肿瘤患者术后在面神经功能、生存质量、后遗症的差异;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后组颅神经损伤将患者分为无后组颅神经损伤组(A组)、伴后组颅神经损伤组(D组);将55例听神经瘤患者远期面神经根据HB评分分为C组(HBⅠ~Ⅱ级)和D组(HBⅢ~Ⅳ级),分别比较影响面神经及后组颅神经功能的相关因素。使用SPSS 1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8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神经鞘瘤56例,非神经肿瘤24例。单因素分析神经鞘瘤和非神经鞘瘤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远期面神经功能上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神经鞘瘤组手术所耗时间明显较长,而远期面神经功能明显较差。80例患者术后出现后组颅神经损伤者共有1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A组和B组在肿瘤大小、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手术时间(OR 1.523,95%CI1.031~2.250,P=0.035)、术后高血压发生(OR 6.442,95%CI1.081?38.369,P=0.041)有统计学差异。听神经瘤55例患者术后一年时面神经功能达HBⅠ~Ⅱ级者(C组)有38例(69.1%)、HBⅢ~Ⅳ级者(D组)有17例(30.9%),单因素分析C、D组患者在肿瘤大小、肿瘤囊变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C组肿瘤大小、肿瘤囊变占比均要小于D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大小(OR 1.715,95%CI 1.143-2.574,P=0.009)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病例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在短期内后组颅神经损伤、以及听神经瘤患者远期面神经功能预后较差。其中神经鞘瘤手术所需时间要长于非神经鞘瘤组,但两组患者在术后面听神经以外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上并无差异。后组颅神经损伤多是短期并发症,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肿瘤的大小、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高血压发生为其独立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提示听神经瘤患者远期面神经功能主要受肿瘤大小、肿瘤囊变影响,其中肿瘤大小为独立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 单纯锁骨钩钢板及钢板联合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目的:基于一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左肩关节薄层CT断层图像集建立单纯锁骨钩钢板及钢板联合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两种外科治疗有限元模型,为探讨两种不同固定治疗方式下锁骨、肩峰及锁骨钩钢板上的最大应力值和肩锁关节的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选取一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CT数据采集前通
通过免疫组库测序在核苷酸及分子水平上获得特异性抗体的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适应性免疫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测序的文库制备过程中,PCR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步骤,在PCR反应体系引入的大量嵌合体序列会影响抗体的开发、体外超频突变(SHM)的评估从而阻碍下游探索分析。通过前期对公开发表的免疫组库数据集的分析,结果发现,在同一个项目内的共有克隆比例远远高于项目间的样本,并且共有克隆数与样本内的克隆
研究背景膀胱癌是全球第九大常见癌症,且在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即使是非浸润型的膀胱癌其复发率仍可高达30%,并且随着病程的进展,五年生存率甚至不足50%。恶性肿瘤细胞通常存在基因组不稳定性,并表现为整个染色体或片段的拷贝数扩增或缺失,并可能因此改变正常体细胞,增加其增值、侵袭、转移的能力,向恶性肿瘤细胞转化。这样的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的现象被称为拷贝数变异(CNA,copy number abe
研究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有32%为胶质瘤,而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有81%是胶质瘤。恶性胶质瘤的发病率约百万分之五至百万分至八,侵袭性强,在各类肿瘤中5年病死率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2019年,三个团队在《自然》同时发表论文,揭示在人脑胶质瘤中肿瘤细胞会模仿正常的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形成伪突触结构,称为Neuron-Glioma-Synapse(NGS),提出这种突触结构是胶质瘤具有强烈侵袭性的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具有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multivessel disease,MVD)的特点,而是否需要行完全血运重建(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CR),目前多数指南未作出明确指导,国内外对此也仍有争议。本研究通过分析ACS合并T
亚甲蓝光病毒灭活血浆用于临床输注多年,是我国获准用于临床输注的一种病毒灭活血浆制品。免疫介导的反应是输注血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亚甲蓝光病毒灭活血浆中残余亚甲蓝远低于临床引起不良反应的剂量。现有的文献表明,在低至病毒灭活血浆残余亚甲蓝浓度下,亚甲蓝对免疫细胞无明显影响。T细胞是适应性免疫反应中最主要的细胞。新生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全,T细胞与成人有所差异。本实验拟研究不同浓度、剂量下亚甲蓝对7日龄小鼠
组织介电特性指生物组织在电磁场作用下,对电磁能的存储与耗散能力,通常以相对介电常数εr及电导率σ(S/m)表示,作为生物组织的基本物理参数,组织介电特性可以反映组织生理病理状态的变化。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间介电特性普遍存在差异。通过测量组织的介电特性参数,可以为区分良恶性组织提供参考信息。现阶段在体测量组织间介电特性差异的临床应用包括:术中恶性组织边缘实时检测,磁共振电特性断层成像技术(MR EPT
第一章 球后软组织体积对评估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临床价值分析目的 利用Mimics软件对TAO患者眼眶MRI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精准化测量患眼球后脂肪及眼外肌体积。并与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球后脂肪及眼外肌体积在TAO病情评判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9月至2019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初诊TAO患者135例,共270只患眼。采集患者详细临床资料,行眼眶3.0T磁共振扫描,包
背景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是成骨表达的标志蛋白,溶酶体相关跨膜蛋白5(LAPTM5)与溶酶体的功能密切相关,而溶酶体既参与了成骨细胞矿化的过程,又在自噬中发挥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Runx2可以反式激活LAPTM5的表达,而大量的文献证实,自噬与成骨细胞的矿化表达可能具有相关关系。本实验试图通过研究Runx2/LAPTM5在MC3T3-el矿化诱导过程中的表达情况以探究成骨与自
目的:一、研究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s)动员和采集对供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评估现行方案的安全性;二、探讨PBSCs动员、采集前后供者凝血的状态与血液成分的相关性;三:探讨PBSCs动员、采集前后出凝血不良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20年12月在珠江医院行PBSCs动员和采集的供者41名,其中健康供者34名,自体供者7名,经G-CSF动员,于PBSCs采集前后行TEG与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