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巴河金矿带是阿尔泰地区最主要的金矿产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带内典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成矿地质背景,论述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流体性质及成矿过程等问题,丰富了对该区金矿成矿规律的认识。哈巴河金矿带的形成经历了沟弧盆体系-碰撞造山-后碰撞伸展等多个地球动力学过程。主成矿期为聚合板块边缘增生造山由挤压到伸展变形转变阶段。金矿带内各金矿床的产出具有一定的共性:均产于玛尔卡库里大断裂,与韧性剪切带密切相关,产于泥盆系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地层中,与海西晚期酸性侵入体关系密切。成矿带内的金矿又各自具有鲜明的特征:多拉纳萨依金矿以中泥盆世俯冲阶段钠长花岗斑岩脉岩浆热液活动成矿作用为主;托库孜巴依金矿以早二叠世伸展作用为主。托克萨雷组砂岩为成熟度较高的石英杂砂岩形成于大陆岛弧环境;哈巴河岩体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及二长闪长岩的组合具有晚阶段分异结晶作用强烈的强酸性岩浆的特点,属于准铝质钙碱性壳幔混源I型花岗岩,在构造环境图解中均落在火山弧花岗岩区,地球动力学环境为俯冲体制。哈巴河金矿带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流体,低密度环境,其成矿深度较浅。H、O、S、Pb同位素的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由成矿早期的岩浆水向晚期的大气降水演化;硫来自深源岩浆硫,并混有少量的地层沉积硫;铅同位素来源于与造山带有关的壳幔源型混合铅,在造山作用过程中通过热液萃取围岩形成的。与Au有关的微量元素——W元素可以作为此金矿带上金的最佳指示元素。哈巴河金矿带是在海西期阿尔泰造山运动的地质背景下,经历板块俯冲→碰撞→后碰撞伸展三个运动阶段,引起大规模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深大断裂及韧性剪切带的形成为大气降水渗透、岩浆热液、地下含矿热卤水的运移提供通道和成矿存储空间。由于区域应力场的转变,再次引起构造、岩浆活动,闪长岩脉侵入,金质再度活化、迁移、富集成矿。综合多种成矿要素,将哈巴河金矿带典型矿床归为造山型多期多阶段的构造接触型金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