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发易梳理性测试方法研究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37907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很多国家早已把假发作为一种时尚,从而使国际发制品市场需求量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非洲是世界上发制品潜在需求量最大的消费市场,因为非洲黑人的头发又细又卷,而且紧贴头皮,梳理和造型都不是很方便。故其对假发的梳理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时尚性与舒适性则是所有消费群体对假发梳理性所提要求的共性,因而假发梳理性在2001年就已作为质检的必检项被写入了DB41/ T 257-2001标准里,但此标准并未提到假发梳理性的测评仪器及表征方法。本课题从假发梳理性测评装置的设计出发,以聚酰胺(PA)、聚酯(PET)、胶原蛋白/聚丙烯腈复合纤维及真人发4种假发原料为测试样品,分别研究了其基本拉伸力学性能、单纤维的摩擦性能以及束纤维的易梳理性与耐梳理性,建立了基于弹性变形延迟分量的摩擦力-速度关系模型,还提出了洗护产品功能性(梳理性)的综合评价。根据Instron 5565下夹具的尺寸参数,设计了用于假发单纤维摩擦与束纤维梳理的夹具简易装置。使测试工作方便简化,测试数据客观可靠。对所述4种假发单纤维强伸性能的测试表明:人发纤维在湿态下的强度下降比较明显(接近20%),断裂伸长增大,此时高强度的梳理容易使人发损伤变形;研究了鳞片与皮质主体对人发机械强度的影响,并探讨了4种假发的抗弯性能。通过自制装置研究了假发单纤维的摩擦性能,探讨了摩擦辊材料与隔距、预加张力、包围角、纤维粗细及移动速度对摩擦力的影响。发现包围角的影响尤为显著,当包围角从30°~360°变化时,摩擦力从0.362cN~1.94cN加速递变;根据4种假发原料的SEM图像,分析了产生单纤维摩擦力差异的原因;并测试了抛光前后人发的摩擦性能。通过自制装置研究了假发束纤维的易梳理性能,探讨了梳子材料、梳子齿形及齿距、假发材料与粗细、卷曲与干湿状态对梳理力的影响。并从统计分析的角度提出以峰值与谷值平均值作为表达指标来量化梳理力的方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典型粘弹性体与刚性体的接触受力状态,建立了基于弹性变形延迟分量的摩擦力-速度关系模型;阐述了速度变化引起水平延迟分量摩擦力的机理。根据减重率与强度损失率的大小研究了假发纤维耐梳理好坏的程度;通过定伸长弹性恢复性探讨了纤维的耐疲劳性能;拟合曲线表明:梳理后纤维的减重率与强度损失率之间满足Cubic(三次模型)函数关系,呈反S形曲线;而弹性回复率与拉伸循环次数满足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高于0.9;试验中还对不同梳理次数下人发的SEM图像作了分析;拍摄到了真人发几种典型的一次与多次循环拉伸的断口形态。以梳理力的测试作为客观评价,以干发与湿发的5分制计分标准为主观评价,对洗护产品的易梳理性作了综合评价。本文以假发易梳理性为研究主题,对常见假发单纤维的强伸性、摩擦性与束纤维的易梳理性、耐梳理性及洗护产品的功能性(梳理性)作了系统的研究,从测评仪器的设计到测试方法与表达指标的建立,主线明确,形成了完整的评价体系。为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及标准体系的完善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采用浅埋暗挖法进行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时,隧道开挖产生的地层变形及应力释放必然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扰动,而由于城市环境的复杂性,隧道施工将不可避免地穿越大量既有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素质教育的探索以及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改革都对新时期的英语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本文从师生关系维度出发,在分析借鉴中西史上师生交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除了需要满足自身对产品功能属性的需求之外,对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的体验也越发关注,因此体验经济应运而生,体验营销顺
我院随机抽选收治的9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依据1:1比例配对法划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比较分析不同用药方法疗效。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