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生不仅是高等院校的学生,同时也是科研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未来学术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研究生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我国科研事业发展的水平。学术道德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工作,也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频繁发生,引起国家和高校的高度重视。故从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出发,深入分析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成因和危害,并借鉴国外学术道德建设的经验,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应对机制,对于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乃至科研事业的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建构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学术道德主要是指学术研究中所遵循的规范和规则;而学术道德失范主要是指在从事学术研究活动中,为了实现自我不正当的目的而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本研究在阐明这些核心概念的同时,进一步指出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应对机制的研究,应建立在自我效能感、理性选择及系统管理等理论基础之上。本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并经过归纳、概括,总结出目前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种种现象,如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伪造、篡改研究数据和结论,代写论文,一稿多投等等。这些行为所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阻碍了学术的进步,造成学术资源的浪费,贻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加剧了学术风气的恶化。而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涉及社会、学校以及个人的方方面面,诸如社会的不良风气,学校的相关制度,研究生个人的心理因素等。在上述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危害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同时借鉴英、美、德这些高等教育发达的代表性国家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应对机制的构思,即外部机制,包括社会诚信管理机制、高校道德教育机制、导师强化引导机制;内部机制,包括研究生学术道德自律机制、研究生学术道德自我管理机制、研究生学术道德自我激励机制;并且,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内、外机制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