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金融政策分析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jxw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货币化和信用化基础上的金融经济。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二十多年市场化改革的结果使金融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地区间生产力不平衡,经济发展呈现明显区域化特征,这就导致了伴随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本文关于区域金融政策的研究依托区金融发展的差异,立足于中观,试图通过对我国历史的区域金融政策的问题和绩效加以评述,阐述实行区域金融政策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提出我国区域金融政策的基本实施框架,借以解决我国金融政策统一性与区域经济差异性之间的突出矛盾。论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是对区域金融政策的一般理论分析。该章首先对区域金融政策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并且将区域金融政策与一般金融政策、区域经济政策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区域金融政策的目标体系和实现区域金融政策目标的区域金融政策工具。第二章是对我国区域金融政策历史回顾及评价。对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高度集中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行政均衡型的金融政策及其暴露的银行分支机构行政区划、货币信贷资金的配置刚性、各地区的金融行为和安排高度趋同、呈现低效率和无效性等弊端进行评价。对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使区域经济发展、金融资源呈现非均衡的二元结构,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突出等矛盾进行揭露。统一的金融政策遭遇挑战,迫切需要依据经济发展差距制定区域金融发展政策。第三章提出构建区域金融政策的总体设想。从制度建设入手,区域金融组织体系、区域金融市场体系、区域金融调控体系、区域投资政策、区域财政政策与区域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等方面构建完备的区域金融政策体系,逐步解决当前金融发展在区域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并对弱势地区的金融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第四章是对国内外相关经验进行的考察。本文选取中国深圳、欧美等国为主要借鉴对象,它们在区域金融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中积累<WP=4>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第五章结论。本论文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由于在以往的研究中并用形成完整的区域金融政策理论体系,本文在以往区域金融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性地对区域金融政策理论进行界定,并在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加以引申,使理论与实践达到完美的结合。二是比较分析的方法。不同地点、不同时期金融结构差异及其应采取的金融政策是本研究的重点。本文充分的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既有横向比较又有纵向比较,加深了对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三是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论文采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图表研究我国区域金融政策“是什么”的问题,最终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既有定量研究又有定性研究。
其他文献
用邻菲罗啉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磷化液中Fe^2+,生成橙红色配合物,λmax=508nm,ε508=1.1&#215;10^4,0.1~6μg/mL符合比耳定律,控制其测定时的酸度,并利用pH≈3.5时的酸度效应,选用EDTA
摘 要:在新时代的中学教育教学中,物理已经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新时代对于学校教学教育的改革下,学校也开始从学生出发,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目前国家开始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加以推广。对高中阶段的学生,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都已经确定,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科之间的总体框架还没有确定下来。对初中物理学科来说,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分别是物理认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科学品格。这些重要因
【设计说明】一、把消除语言障碍和鉴赏整合起来。消除语言障碍通过学生质疑来实现;在消除语言障碍过程中适当嵌入鉴赏,它通过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来实现。例如,“泪痕莫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