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了解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现状;2.探究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对侧髋部再骨折相关危险因素;3.构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对侧髋部再骨折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能力。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1.提取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对侧髋部再骨折相关危险因素。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对侧髋部发生再骨折危险因素的研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在Rev Man5.3统计软件中对再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数据分析,采用OR值及的95%CI表示效应量。结果通过I~2检验进行异质性分析;通过漏斗图检验发表偏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检验结果稳定性。2.构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对侧髋部再骨折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某三甲医院年龄≥60岁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以第一阶段Meta分析获取到的危险因素为基础,参考临床上髋部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查结果等病历信息,自行设计编制《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对侧髋部再骨折资料调查表》。通过回顾电子病例信息和电话随访进行信息收集。根据患者出院的时间顺序,2/3患者进入建模组,1/3患者进入验证组。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纳入模型的危险因素。以是否发生再骨折为因变量,以独立危险因素为自变量,建立再骨折风险预测模型,并以列线图的形式呈现。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能力;采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预测准确度评估模型的分类度;绘制校准图评估模型的符合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法对模型的临床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1.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6篇文献,包括22篇病例对照研究、4篇队列研究。研究共涉及1381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其中有1189例患者术后发生再骨折。结果显示病例对照研究中,性别(OR=1.36,95%CI[1.17,1.58])、年龄(MD=5.17,95%CI[4.23,7.31])、骨折类型(OR=1.85,95%CI[1.10,3.13])、骨质疏松(OR=3.68,95%CI[2.76,4.92])、糖尿病(OR=1.90,95%CI[1.49,2.42])、帕金森病(OR=4.53,95%CI[2.95,6.94])、脑血管疾病(OR=2.89,95%CI[2.10,3.96])、视觉障碍(OR=2.28,95%CI[1.71,3.04])、类风湿性关节炎(OR=2.44,95%CI[1.67,3.57])、高血压(OR=1.96,95%CI[1.23,3.14])、老年痴呆症(OR=3.01,95%CI[2.10,4.32])、抗骨质疏松治疗(OR=2.83,95%CI[1.55,5.19])、术后未进行功能锻炼(OR=3.94,95%CI[2.76,5.64])等13个因素P<0.05,认为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对侧髋部发生再骨折显著相关;队列研究中,性别(OR=1.69,95%CI[1.28,2.24])、年龄(MD=2.06,95%CI[0.41,3.70])2个因素P<0.05,认为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对侧髋部发生再骨折显著相关。2.回顾性调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45名髋部骨折患者,其中1097名患者进入建模组,548名患者进入验证组。1645名髋部骨折患者中,有130名患者出现了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率是7.9%,平均年龄为77.8岁。其中男性29例,女性101例,股骨颈骨折84例,转子间骨折46例。3.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单因素分析中,两组在年龄、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合并症≥2种、糖尿病、心脏疾病、贫血、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视力障碍、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锻炼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中得到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对侧髋部发生再骨折的7项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是高龄、Harris评分低、合并老年痴呆症、合并帕金森病、合并视力障碍、合并心脏疾病、术后未进行功能锻炼。将以上7个变量作为预测因子,每个变量的Logistic回归系数作为其在预测模型整体的权重,建立再骨折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χ~2=8.967,P=0.175。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AUC=0.776,95%CI[0.727,0.825],特异性为73.6%,敏感性为72.2%,阳性预测值为18.3%,阴性预测值为96.6%,预测准确率为71.2%。4.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AUC=0.815,95%CI[0.743,0.887],特异性为70.1%,敏感性为75%,阳性预测值为16.5%,阴性预测值为97.3%,预测准确率为70.4%。校准曲线图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观察结果上下偏移较小,认为该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较高。决策曲线图提示该模型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患者可从中获益。研究结论1.Meta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龄、初次骨折类型为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糖尿病、帕金森病、脑血管疾病、视觉障碍、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老年痴呆症、未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未进行功能锻炼等13个因素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对侧髋部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发表偏倚较小,结果较稳定,为再骨折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循证基础。2.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对侧髋部发生再骨折风险预测模型共包括年龄、Harris评分、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视力障碍、心脏疾病、术后功能锻炼7个预测因子。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效能、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均较好,可帮助临床医生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对侧髋部发生再骨折风险进行初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