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姚鼐是清代桐城派古文理论的集大成者,其集大成地位具体体现在他对桐城派古文理论的传承和创新上。在多年的古文学习和创作实践中,他努力吸收前人文论精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主张,包括:(一)桐城派古文理论的纲领:“义理、考证、文章”兼长相济论;(二)桐城派散文艺术要素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的为文八字诀;(三)桐城派文章风格论:“阳刚阴柔”说。文章分三章对这三个观点分别进行阐述,以期深刻理解姚鼐的古文理论。 第一章:“义理、考证、文章”兼长相济论。该章统摄全文。第一节开门见山,阐明姚鼐“义理、考证、文章”兼长相济理论,接着追溯桐城派前辈的文论思想对姚鼐这一理论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再结合姚鼐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学术思潮,阐明了“义理、考证、文章”兼长相济论形成的过程。第二节阐述对姚鼐这一理论的理解。该节分别给“义理”、“考证”、“文章”下了较为明确的定义,并结合姚鼐的作品,对“义理”、“考证”、“文章”进行了阐述,重点阐述了姚鼐的“文章”理论。最后指出“义理、考证、文章”兼长相济论可作“主体修养论”和“道与艺合论”两种理解,它是对桐城派古文理论和文学创作经验的科学总结,因而成为桐城派古文理论的纲领。 第二章:“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的为文八字诀。该章首先从姚鼐为文八字诀的产生及其理论渊源说起,进一步探究姚鼐散文艺术八要素各自的理论内涵。笔者结合学界的观点和姚鼐的作品而形成自己的理解,给予这八要素以较为明确的定义和阐释。最后依据姚鼐的精粗之分,借助庄子的“得意忘言”论,对“神理气味”与“格律声色”的关系进行探讨。 第三章:“阳刚阴柔”说。该章开篇即阐述姚鼐的“阳刚阴柔”说,并追溯这一风格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接着阐述了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最后对阳刚、阴柔之关系进行了辩证地分析,指出刚柔并济是姚鼐文章风格的理想境界,但在具体的创作中,姚鼐的文章显示出尚阳贵刚的风格倾向。 结语部分指出了上述三大理论间的有机联系,并阐述了姚鼐古文理论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