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的发展历程回顾和关于资本观念变迁的描述,揭示了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具有多重的性格特征,通过对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梳理、学习、探析与借鉴,尝试性的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所具有的属性,并以此探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资本的路径选择。发展资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间存在悖论。一方面,资本是发展生产力的最具魔力的载体,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涌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并不意味着改变了资本的本性,并不意味着消除了资本所固有的逻辑。片面的把资本作用加以夸大,认为资本不仅是解决经济发展而且是解决一切社会发展的最高原则,导致资本的滥用,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由此提出对待资本要有科学的认识,需要全面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资本理论,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提供“钥匙”。在马克思看来,资本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现象,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劳动力成为商品意味着资本由可能成为现实。资本作为自行增殖的价值形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形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形态发生着从传统到现代多样性的嬗变,资本形态与不同发展水平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反映了资本人格化的不同要求。资本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就资本的自然属性而言,资本是商品生产的产物,是财富,是人类劳动的积累;资本是特殊形式的商品,是生产要素;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这是资本最一般形式的规定;资本具有运动性、竞争性。资本的社会属性是指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与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根本属性。资本是一种生产关系,是一种权力。马克思对资本研究和资本批判的核心是透视资本的逻辑本性,在理论逻辑上指明资本发展的趋势。这为我们确立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对资本应有的观念与态度。回顾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资本的认识与发展是截然不同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对资本基本是持否定的态度。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资本的态度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实践证明,资本化运动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资本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全球蔓延泛滥,新自由主义思潮对资本的利用有着广泛的影响,应用辩证眼光看待新自由主义思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应再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物质资本、虚拟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追求资本的高效运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具有历史的特殊性质和复杂特征。资本一般和资本特殊是我们正确认识资本属性的根本出发点。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本发展的路径选择。本文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分析,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应保持资本发展与人之间的张力,追求人的目的性的价值理念,消除人的发展异化与物化。应保持资本增值与劳动者利益的合理张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原则,缩小社会收入的两极分化。消除资本过度扩张导致的生态恶化,调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需要完善国有资本的发展,把国有资本的增值性与正外部性相结合。规范资本发展,制约公共权力的异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公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