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特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 : 294次 | 上传用户:cyqhexxjl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加强,天然砂资源越来越匮乏,使用机制砂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机制砂在粒形、级配、表面质构以及0.075mm以下颗粒含量等方面与天然砂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开展机制砂的上述特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首先研究了石英岩、片麻岩、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大理岩等六种具有代表性岩性的石粉对化学外加剂作用效果的影响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石粉岩性的变化对化学外加剂特别是聚羧酸系减水剂的选择适应性表现显著,而石粉岩性对矿物掺和料的作用效果没有显著影响;石粉岩性变化对混凝土工作性、强度与体积稳定性略有影响,但影响差异并不显著,而石粉岩性变化对混凝土耐久性基本没有影响。其后,以石灰岩石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适量的石粉可以起到完善机制砂的级配、增加浆体数量和填充颗粒空隙的作用,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但对于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而言,机制砂中石粉的最佳含量不同。同时,适量的石粉有利于机制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抗冻融、抗硫酸盐侵蚀和抗磨等耐久性能的提高,但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超过7%~10%不利于混凝土塑性收缩与干燥收缩的控制。综合研究成果提出,可将国标《建筑用砂》中机制砂中石粉含量限值适当放宽到5%,7%,10%,甚至更高。接着,研究了机制砂的粒形、级配、压碎值等机制砂特性指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受机制砂级配与石粉含量的影响,常规测试机制砂粗糙度的试验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出机制砂的颗粒形貌特征。研究还发现,机制砂的多棱角的特性,一方面增加了混凝土的屈服应力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工作性,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与体积稳定性,但机制砂的压碎值与混凝土强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砂浆流变性试验发现,适当提高机制砂中0.15~0.3mm与0.3~0.6mm的颗粒更有利于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还采用外加泥粉的方式研究了机制砂MB值变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了机制砂MB值与机制砂岩性和石粉含量无关,而与泥粉含量成正比,同时还发现机制砂MB值也受泥粉液限指数的影响。机制砂MB值的提高,增加了混凝土的塑性粘度,增大了对化学外加剂特别是对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吸附,对混凝土的工作性与体积稳定性劣化最为显著,但对于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的影响规律则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有关,对于低强度等级混凝土而言,适当的MB值有利于机制砂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的提高,但对于高强度等级混凝土而言,MB值的提高则会导致机制砂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的劣化。最后,论文还采用XRD、SEM、MIP以及微区硬度、水化微量热等微观测试方法,研究了石粉对水泥水化的促进作用以及对混凝土孔隙填充作用的机制。研究发现,石粉具有晶核效应,且石粉中的CaCO3微粒参与了C3A的水化反应,从而促进了水泥初期水化放热,石粉中碳酸盐矿物颗粒含量越高,对水化促进越显著。机制砂中适量的石粉使混凝土过渡区密实化,改善硬化混凝土的孔结构,从而增强混凝土的性能,但当石粉含量过高时,水泥石中或界面过渡区出现游离态的石粉,则将不利于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降低混凝土性能。
其他文献
王立忠教授认为,三叉神经痛初期常因外感风寒诱发,逐步发展,渐成风痰上扰、面部经脉瘀阻之证,临床将其辨证分为风寒阻络型和风痰阻络型,分别给予自拟祛风散寒止痛汤和祛风化痰止痛
介绍了碳化硅质耐火材料与纯碳化硅的化学分析方法 ,以及这些分析方法在日常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正> 法律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的产物。我国自夏朝开始便出现了法律,后经商周至战国,逐步得到发展,李悝所撰《法经》一书,实集上古法律之大成。商鞅用李悝之法治秦,收效
期刊
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在经济环境下企业绩效是企业最为看重的,那么决定企业绩效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在企业绩效当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对企业
如今,各国的水资源都愈加匮乏,面对这种情况,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就变得愈发的重要,广大民众对该工程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节约水资源,在水利灌溉工程中不要出现浪费
安全绩效评价是安全管理系统(SMS)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评价航空公司安全状态,提高航空公司安全水平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内外安全绩效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各种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7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选用手、足阳明经穴位为主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留针期间,温针灸下关及颧髎两穴,同时配合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生态农业这一概念也就被提出来了,建设新型农业,还要解决由于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减少、耕地破坏、旱涝灾害造成的农田减产、生态破坏等现象。而
按照现代财务理论,企业融资首选内源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这一理论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然而我国却表现出与优序融资理论相背的融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