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界定清楚咏物诗概念的基础上,首先梳理出陆游咏物诗的概况,据其生平经历三个阶段,统计和分析了咏物诗的创作情况及特点,发现其三阶段咏物诗数量呈递增趋势,题材亦逐渐扩大,不足是重复率高。综合看,三阶段主题取向也存在差异。陆游咏物诗数量众多,题材广泛,具体物象纷繁复杂,本文在张福勋分类的基础上,将其归纳为就物写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喻理四种类型,逐类加以分析。陆游咏物诗大多寄托遥深,在咏物中寄寓个人遭际及家国之忧。对国家统一的真诚呼唤和殷殷期盼,对各类奸佞小人的批判谴责,雄心壮志与怀才不遇的深刻矛盾,对理想人格、高尚道德操守的追求与坚持,都是其咏物诗重要的情志内涵。陆游咏物诗在艺术上达到了“不脱不粘”、“咏物而不滞于物”的高妙境界,这得益于诗人对拟人、移情、拟情、比德、夸张、对比、烘托、用典等各种修辞手法的熟练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