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与Cu掺杂对ZnO微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lin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硅是一种多功能半导体材料,氧化锌具有新异的光学、电学及气敏特性。本文采用电化学腐蚀法以p型(100)单晶硅为原材料制备了多孔硅样品,然后以多孔硅,硅和玻璃为衬底采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在不同Cu掺杂浓度下制备了氧化锌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拉曼散射谱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等几种表征技术研究了基底与Cu掺杂对氧化锌薄膜微结构及光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的主要方向有三个方面:其一,探索机械性能适合做衬底的发光特性较好的PS制备流程和参数;其二,Cu掺杂浓度对ZnO/PS纳米复合体系的微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其三,基底与Cu掺杂对ZnO微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对应的主要发现如下:  1、找到机械性能适合做衬底的发光特性较好的PS制备流程和参数:将电阻率为8~13Ω·cm,厚度为390±10μm的P型(100)单晶硅片(单面抛光)先用酸性溶液除去有机污染物和表面氧化层,再进行丙酮,酒精及去离子水超声波清洗15min,交替清洗3次,清洗完毕用干燥的N2气吹干后迅速放入真空室,使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硅片背面沉积Al电极薄膜,480℃真空退火1小时以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电化学腐蚀法制备多孔硅最后确定的参数为:电解液的体积配比浓度为HF(40%):C2H5OH(99.7%)=1:1,腐蚀电流密度为15mA·cm-2,腐蚀时间为10min。电化学腐蚀后的多孔硅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N2气吹干。  2、具有高度C轴择优取向的ZnO/PS和ZnO:Cu/PS纳米复合薄膜在室温下成功地沉积在了PS衬底上。沉积的方法是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法。X射线衍射谱的测试分析表明Cu掺杂后出现了一些比较弱的其它衍射峰(100),(101),(102)和(110)。随着Cu掺杂浓度的增加,(002)衍射峰的强度先减小后增强。ZnO:Cu/PS纳米复合薄膜的残余应力由压应力变成了张应力。扫描电子显微镜发现Cu掺杂以后表面形貌变得粗糙,晶粒由球形变为椭球形。利用光学吸收谱计算了样品的光学带隙值,发现Cu掺杂后光学带隙值红移,我们把它归因于Cu掺杂后ZnO晶格内部载流子浓度的减小。通过把源于ZnO的蓝绿光和源于PS的红橙光相结合,我们得到了从350到800nm较宽的发光带,这有助于发白光二极管的研究。利用高斯分解的方法,讨论了Cu掺杂对ZnO/PS纳米复合薄膜光致发光谱影响。拉曼散射谱揭示了PS的特征峰和适量的Cu掺杂能促进多声子过程。  3、通过射频磁控溅射法ZnO和ZnO:Cu薄膜在常温下成功地沉积在PS,Si和玻璃衬底上。X射线测试分析表明ZnO和ZnO:Cu薄膜具有C轴择优取向,晶粒尺寸的范围11.4~17.6nm,不同衬底上的ZnO和ZnO:Cu薄膜均为压应力。傅里叶转换红外谱的1067cm-1吸收峰是横向光学膜的非对称振动,证实了Si-O-Si伸缩振动。拉曼散射谱中E2(high)模进一步证实了样品中的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光学透射和吸收谱说明了Cu掺杂以后光学带隙值朝长波方向移动。光致发光谱显示沉积在Si和玻璃衬底上的ZnO和ZnO:Cu薄膜三个主要的发光中心位于416,481和525nm;沉积在PS衬底上的ZnO和ZnO:Cu薄膜有一个从400到500nm发光带和三个发光中心位于530,597和688nm的发光峰,并讨论了基底与Cu掺杂对ZnO薄膜的一些发光峰的峰位和强度的影响。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较高的结晶质量和较强的蓝光发射的样品是沉积在Si衬底上。从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基底与Cu掺杂对ZnO薄膜的改性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其他文献
实现气态碱金属原子的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激发了人们对超冷原子的研究热情。近年来,超冷费米气体性质的研究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众所周知,物质世界中的粒子可分为玻色
光介电或光电容效应是指在入射光的作用下,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的现象。真实材料中的光介电效应可正可负,其中正光介电效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关注具有正光介电效
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人们预言在高温高密的极端条件下会产生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但是即使没有末态QGP的影响,由于初态参加碰撞的是核而不是核子,因此核核碰撞的结果也不是
TiO2纳米棒具有较低的功函数(4.5eV)、锐的尖端、大的长径比、良好的电子传输通道等特征,是一种理想的一维场发射体。但由于制备适合场发射的纳米棒面临诸多困难,其中结构参数的
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什么?这是千百年来人类一直追寻的课题。近代以来,人类对基本粒子的认知也在不断变迁,从不可分的原子到发现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再到现在的夸克和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