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人口对木材的消费刚性增长,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对外依存度超过50%,加之原木贸易受阻,资源配置难度加大,木材安全风险相当突出。为保障国内木材供需平衡,推动木材高质量发展,我国提出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在建立国家储备林示范基地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基地内储备林树种适宜性和适生性的问题。本文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册亨县作为研究区,以杉木、桉树和青冈3种国家储备林树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势树种的平均高和平均胸径数据拟合Richards树高-胸径曲线,计算3种国家储备林树种的立地指数,结合小班地形数据和小班土壤数据,构建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模拟3种国家储备林树种的适宜性分布区域,建立册亨县国家储备林树种适宜性评价体系模型。此外,利用二类调查数据,获取多种立地条件下目标树种小班分布数据和非目标树种小班分布数据,结合地形数据和土壤数据建立样本集,构建随机森林分类模型,预测研究区内目标树种潜在分布区域,分析环境因子相互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取地形因子、土壤因子作为输入因子,立地指数作为输出因子,构建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通过Richards树高生长模型构建随机森林回归模型,RMSE为0.60770-1.84134,分裂属性数据为9-10,说明模型误差曲线波动范围较小,模型总体较为稳定。根据立地指数计算结果平均值,将立地指数模拟结果转换为适宜区与不适宜区,建立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目标树种适宜性评价体系。(2)册亨县林地中适宜杉木生长的区域总面积为140652.33 hm2,主要分布在册亨县中部、西南部、西北部区域;适宜桉树生长的区域总面积为135006.30 hm2,主要分布在册亨县中部、西北部及东南部区域;适宜青冈生长的区域总面积为165612.82 hm2,主要分布在册亨县中部、西北部及东南部区域。(3)杉木、桉树的生长主要受海拔、坡向、坡度3种地形因子的影响,青冈的生长主要受海拔、基岩裸露率、土层厚度3种环境因子的影响,而杉木、桉树、青冈的分布主要受海拔、枯落物厚度、土层厚度、坡向、坡度、基岩裸露率、坡位7种环境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