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I DM6437的H.264I帧编码器算法优化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wei2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某些视频监控场合,需要在感兴趣目标进入视野时进行高分辨率图像抓拍。最好在尽量廉价的同一硬件平台上实现视频实时压缩和图像准实时压缩这两部分功能。为了提高压缩比和解码端解码器共享,本文选择H.264 I帧编码器作为图像压缩格式。本文优化了DM6437 DSP上的X264 I帧编码器,使其满足准实时性要求。本文首先比较了目前比较先进或流行的图像压缩格式,阐述H.264 I帧对JPEG和JPEG2000的优势;然后详细介绍了DM6437 DSP硬件架构;最后针对编码器工作流程和DSP架构特点从全新角度提出一系列优化手段,并实现。本文创造性的提出了以视频压缩标准帧内压缩模式为大尺寸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很好的解决了速度与资源系消耗的折中,使在同一硬件平台上运行视频实时编码器和大尺寸图像准实时编码器变得容易,同时便于实现解码端视频与图像的解码器共享。本文提出并采用了对DSP上算法优化与以往理论不同角度的理解,对其他算法优化工作也有一定的帮助。经过本文中提到的手段优化, 2048x1024的样本图像压缩时间由26.3秒缩短为5.4秒。且可以在保证图像清晰的前提下提高量化参数(QP),进一步提高速度。准实时目标达成。这说明本文对算法优化的理解是正确而有效的。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基于因特网的多媒体会议系统飞速发展.该文首先讨论了当前语音压缩技术的发展,介绍了音频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一
该文从帧中继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两个角度出发,通过GAISCN网络的研究和实现,重点分析和阐述了一套基于帧中继技术的综合业务专用通信网的实现机制.
该文研究汉语的语料初级加工过程,并将汉语纳入以词法、句法、语义等为基础的层次分析的体系中,因此将该过程分为三个部分:自动分词、词性标注及句法分析.在整个语料初级加工
该文在监测网络应用领域对软件自动化技术进行了研究:1.抽象出监测网络应用系统模型;2.首次提出一套监测网络软件自动生成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一,通过归纳和描象建立应用系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访问方式也不断地变化.早期的文件服务器方式已经被淘汰,现在最流行的就是客户/服务器(C/S)方式.在C/S方式中,客户端提出需求
该文将介绍面向对象语言FormNet的设计,以及它的编译器和虚拟机(Virtual Machine)的实现.FormNet语言是针对网络和Form应用而开发的一种面向对象(OO)的高级语言.它在语言层
地学信息反映的是地下矿床的信息.地下情况非学复杂,地学信息大都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自80斫代以来,中国无论在GIS软件开发以及GIS应用系统的研究工作中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该文研究的项目是该校外存储系统国家实验室与美国硅谷Chrontel公司的合作项目.其目的之一是对CMOS图象传感器芯片进行坏象素检测,基于H263编码特征对检测出的坏象素进行软件
在综述变电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研制110kV变电所的微机监测系统,以便实时监测变电所110kV进线、出线、6kV高压开关柜等的模拟量和开关量.该文设计了合理的网络通信协议,
这篇论文,工作员给出了求解二维三角形Packing问题的近似法.三角形Packing问题描述如下:已知一个宽和高给定的矩形容器C和三角形序列t,t...t,寻找一种方法把这N个三角形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