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改性及其对胆红素的吸附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PAMAM、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1,6-己二胺(DAH)为胺化试剂,修饰交联壳聚糖微球,并将其用于胆红素的吸附实验。   首先,以戊二醛作交联剂,以蔗糖为致孔剂,制备了大孔交联壳聚糖微球(CS),为了增加壳聚糖微球上的氨基含量,在制备过程中用甲醛对壳聚糖上的游离氨基进行保护,并考察了影响微球粒径及孔结构的因素。实验表明,壳聚糖乙酸溶液浓度为5%,油水比为1/1,改变交联剂戊二醛和致孔剂蔗糖的用量,可得到性能较好的大孔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并用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壳聚糖树脂进行了表征。   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分子中含有有季铵基和环氧基,它与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易发生反应,且一般在中性条件下反应,副反应少。壳聚糖与季铵盐ETA单体接枝能生成壳聚糖季铵盐,其表面活性强,且带正电荷,是一种理想的阳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聚酰胺-胺(PAMAM)是迄今为止研究得比较深入的一类树枝状大分子(Dendrimer),具有高度的几何对称性、精确的分子结构、大量的官能团、分子内存在空腔及分子链增长可控性等特点。目前,PAMAM树枝状大分子已在催化、纳米复合材料及生物医学等领域显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丙烯酸甲酯和乙二胺为原料制备了0.5到3.0代的PAMAM产品,并对其进行了表征。   然后分别以G1.0-G3.0代的PAMAM、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1,6-己二胺(DAH)为胺化试剂对大孔交联壳聚糖微球进行了化学修饰,得到CS-PAMAM-G1.0、CS-PAMAM-G2.0、CS-PAMAM-G3.0、CS-ETA、CS-DAH及空白壳聚糖微球(CS)共6种吸附剂,并将其用于对胆红素的吸附实验。讨论了pH、时间、胆红素初始浓度、体系离子强度及温度对吸附反应的影响。   在模拟人体体内环境即pH=7.4,温度37℃下,设定吸附条件为:胆红素初始浓度为100mg/L,离子强度为0,最终吸附时间5h,比较了不同功能基的大孔交联壳聚糖微球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6种吸附剂的吸附效果为:CS-DAH>CS-ETA>CS-PAMAM-G1.0>CS-PAMAM-G2.0>CS-PAMAM-G3.0>CS。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包含烯丙基锌试剂与α-卤代肟醚合成氮杂环丙烷的研究以及稀土金属镱促进α-卤代肟醚合成2,4-二芳基吡咯的应用研究。1.烯丙基锌试剂与α-卤代肟醚合成氮杂环丙烷
糖类是自然界极为重要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糖生物学的研究表明,糖几乎参与所有真核生物的每一个过程,它们的功能是复杂而多样的。糖生物学的发展不断的揭示出糖在生命过程的重要作用。糖类化合物被认为在抗癌、抗炎、抗病毒、糖尿病治疗、免疫调节、免疫疫苗、器官移植等领域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这些前沿的发现极大的激发了学术界和制药业的兴趣。糖酯类化合物在医药、食品、日用化妆品、化工及其他行业均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某些
摘 要  目前,我国报业处在市场份额急剧萎缩、受众流失严重、广告收入下滑和竞争形势惨烈的严峻环境中。因此,不少报业集团开始主动求变:开辟新媒体端增强用户粘性、研发相关手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信息、整合互动渠道增强传播效果。但是作为生产中的核心内容,报纸内容应当怎样变革?  【关键词】报纸;内容;生产;全媒体  1 分析与讨论  1.1 前言  在进入到21世纪后,中国的报业迎来了为期十年的黄金发展期:
摘 要 做好县级电视台主题性新闻报道工作,对于提升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水平,增近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自办节目现状的分析,从改进内部管理机制、增强群众意识,创新意识,提高策划编排意识以及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四个方面,就阐述,提升县级电视台主题性报道水平。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主题性新闻;报道工作  主题性电视新闻报道是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
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难以被微生物降解,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并在体内长期积累,对身体造成伤害,严重的将会危及生命。此外,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体中最重要的两类生物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