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PAMAM、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1,6-己二胺(DAH)为胺化试剂,修饰交联壳聚糖微球,并将其用于胆红素的吸附实验。
首先,以戊二醛作交联剂,以蔗糖为致孔剂,制备了大孔交联壳聚糖微球(CS),为了增加壳聚糖微球上的氨基含量,在制备过程中用甲醛对壳聚糖上的游离氨基进行保护,并考察了影响微球粒径及孔结构的因素。实验表明,壳聚糖乙酸溶液浓度为5%,油水比为1/1,改变交联剂戊二醛和致孔剂蔗糖的用量,可得到性能较好的大孔交联壳聚糖微球树脂。并用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壳聚糖树脂进行了表征。
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分子中含有有季铵基和环氧基,它与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易发生反应,且一般在中性条件下反应,副反应少。壳聚糖与季铵盐ETA单体接枝能生成壳聚糖季铵盐,其表面活性强,且带正电荷,是一种理想的阳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聚酰胺-胺(PAMAM)是迄今为止研究得比较深入的一类树枝状大分子(Dendrimer),具有高度的几何对称性、精确的分子结构、大量的官能团、分子内存在空腔及分子链增长可控性等特点。目前,PAMAM树枝状大分子已在催化、纳米复合材料及生物医学等领域显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丙烯酸甲酯和乙二胺为原料制备了0.5到3.0代的PAMAM产品,并对其进行了表征。
然后分别以G1.0-G3.0代的PAMAM、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1,6-己二胺(DAH)为胺化试剂对大孔交联壳聚糖微球进行了化学修饰,得到CS-PAMAM-G1.0、CS-PAMAM-G2.0、CS-PAMAM-G3.0、CS-ETA、CS-DAH及空白壳聚糖微球(CS)共6种吸附剂,并将其用于对胆红素的吸附实验。讨论了pH、时间、胆红素初始浓度、体系离子强度及温度对吸附反应的影响。
在模拟人体体内环境即pH=7.4,温度37℃下,设定吸附条件为:胆红素初始浓度为100mg/L,离子强度为0,最终吸附时间5h,比较了不同功能基的大孔交联壳聚糖微球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6种吸附剂的吸附效果为:CS-DAH>CS-ETA>CS-PAMAM-G1.0>CS-PAMAM-G2.0>CS-PAMAM-G3.0>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