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我国天津地区人群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Ⅱ类基因DQB1~*03等位基因(alleles)中的0301、0302、0303和0304四个复等位基因及其组成的六个杂合子(heterozygote)类型与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相关性,以及相关的程度。以期发现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发生的遗传学基础,为临床诊断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提供新的实验参数依据,同时也为流行病学筛查宫颈癌高危人群提出一种新的思路。方法将实验对象分为三组:宫颈浸润癌组、癌前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用酚-氯仿-异戊醇DNA提取法从实验对象的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取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using sequence-specific primers,PCR-SSP)的方法分别扩增HLA-DQB1~*0301、0302、0303、0304四个复等位基因,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有无特异条带,如有则将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对照HLA-DQB1~*03等位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图,确定是否为HLA-DQB1~*0301-04。利用SAS 9.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完全随机设计下多组频数分布的x~2检验,比较DQB1~*03的四个复等位基因及其组成的六个杂合子类型在三个实验组中频率分布的差异,并比较了DQB1~*0301、0302、0303三个复等位基因之间频率分布有无差异。此外对52例宫颈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绝经前后宫颈癌病人的临床病理特点:有无阴道接触性出血、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四方面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CR产物进行分离,可见特异的电泳条带;对PCR产物进行测序,与HLA-DQB1~*03四个复等位基因的相应序列完全吻合。2.相对于正常对照组,DQB1~*0301、0302和0303三个复等位基因在宫颈浸润癌和癌前病变组出现的概率更高,即DQB1~*0301、0302和0303三个复等位基因在三组间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QB1~*0304复等位基因在三组间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DQB1~*03的四个复等位基因组成了六个杂合子类型:DQB1~*0301/DQB1~*0302、DQB1~*0301/DQB1~*0303、DQB1~*0301/DQB1~*0304、DQB1~*0302/DQB1~*0303、DQB1~*0302/DQB1~*0304和DQB1~*0303/DQB1~*0304,除DQB1~*0301/DQB1~*0303杂合子类型外,其它各型无统计学意义。3.HLA-DQB1~*0301、0302和0303三个复等位基因之间进行比较,三者概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0302,0301和0303两者出现的概率更高。4.绝经前后宫颈癌病人的临床病理特点比较:有无阴道接触性出血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类型的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序分析方法的应用提示用位点特异型引物扩增、筛选HLA-DQB1~*03等位基因的方法可靠性较高。HLA-DQB1~*0301、0302和0303及其杂合子类型HLA-DQB1~*0301/HLA-DQB1~*0303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可能呈正相关;绝经后女性宫颈癌患者症状更加隐蔽,临床期别更高,故认为加强绝经后女性HLA-DOB1~*03等位基因的检测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