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近几年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这项制度的建立既具有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社会公正的理论意义,又具有解决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缺陷加以分析,结合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经验与启示,提出了构建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论文的主体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最低生活保障概述。从最低生活保障的概念与特征及其理论基础两方面对最低生活保障作一概括论述。本文认为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当公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的标准和程序向其提供保证其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帮助的具体行政行为。国家对贫困公民实施的最低生活保障行为出于社会正义的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及国家服务行政的体现等三个方面的需要。 第二部分,我国最低生活保障的立法分析。首先在对我国现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最低生活保障立法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域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立法经验的介绍和评价,为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经验和借鉴;第三,提出了我国最低生活保障立法的几点构想。 第三部分,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勾勒。主要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适用范围、实施机关、实施程序、监督制度、法律责任五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着重为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立法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案。 本文最后阐述了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设计与实施的艰巨性与复杂性,认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运行环境对制度的实施效果及功能的充分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关的配套制度是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