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在尘埃等离子体中的传输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n0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宇宙空间中,物质大多以等离子体状态存在。由于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每天都会产生超过40公吨的尘埃进入地球大气层,因此在地球轨道空间中形成一种等离子体与尘埃共存的状态——尘埃等离子体。其改变了近地空间的电磁环境,对空间通信系统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如极区中层夏季回波、夜光云等现象。同时尘埃等离子体在再入飞行器通信、火箭喷焰的微波衰减以及工业制造业等科学及工业领域的重大问题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几年尘埃等离子体中电磁波的传输问题成为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主要是由于电磁波传输问题与等离子体诊断、空间探测、再入物理以及无线电通信等领域都密切相关。对于电磁波与尘埃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尘埃声波、尘埃孤波、尘埃离子声波等方面,对尘埃等离子体中电磁波传输特性方面缺少准确、系统的理论研究,而实验研究更鲜有报道。因此本文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验证角度入手,系统性研究电磁波在尘埃等离子体中的传输特性。本文以尘埃颗粒与等离子体复杂相互作用理论为出发点,结合统计物理学动理论方法,分别推导出弱碰撞完全电离和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体的介电常数表达式。弱碰撞完全电离尘埃等离子体是一个新提出的模型,由于没有中性分子的存在,电子与离子间的碰撞直接决定了电磁波的传输特性,而在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体中,存在大量未电离的中性气体分子,电子与中性分子的碰撞决定了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分别建立电磁波在弱碰撞完全电离和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体中的传输模型,利用矩阵光学法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电磁波的反射、透射和吸收系数与尘埃颗粒带电量、尺寸、密度以及尘埃等离子体厚度等参数的关系。对比电离度不同的两种尘埃等离子体对电磁波传输的不同影响,说明碰撞频率是影响电磁波在尘埃等离子体中传输的主要因素。采用实验室空心阴极放电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利用筛网振动装置实现低气压尘埃颗粒注入,形成较为稳定的尘埃等离子体环境。利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产生尘埃等离子体环境,分析所产生的尘埃等离子体的相关特性,得到空心阴极放电尘埃等离子体特征参数的时空分布。同时利用朗缪尔探针对尘埃等离子体的参数进行诊断测量,探测尘埃颗粒注入前后电子密度、电子温度的变化,得到的测量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吻合,尘埃颗粒与电子、离子不断碰撞而被充电从而带上负电荷,电子密度降低。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配合相应的微波喇叭天线,对尘埃等离子体中电磁波传输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通过改变尘埃颗粒的密度以及放电腔内的电离气体成分、压强、放电功率等因素,测量不同情况下尘埃等离子体的电磁波参数,分析确定尘埃等离子体中影响电磁波传输特性的基本参数,从而得到尘埃等离子体中电磁波的传输规律。结果表明,带电尘埃颗粒的物理特性以及尘埃等离子体的放电环境都对电磁波的传输产生影响。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发现,尘埃等离子体中尘埃颗粒对电磁波传输的影响不能忽略,同时对于降低火箭喷焰对微波衰减、减弱飞行器再入“黑障”效应、解决极区夏季回波现象等科学及工程问题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临床路径是一种标准化、程序化的诊疗行为。本文通过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苏州市立医院东区儿科进入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的住院患者9626例,对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
<正>近日,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空气源热泵机组噪声控制研究与应用",解决了螺杆式空气源热泵机组噪声过大的技术难题,经湖北省住建厅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成果针
以武汉市为例,运用GIS分析、不平衡指数和耦合模型等方法,深入研究了科技资源密集型城市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科技资源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分布
六、在上海、香港写时评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从1946年到1948年,胡绳在前一段约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在上海,后一段时间在香港。这三年正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大搏斗时期。中国经历着
目的探讨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小儿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及消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收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2009年未经其他治疗、单纯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为血管瘤
QQ(腾讯)“今日要闻”栏目,通过与在线游戏和在线社交的绑定,自动跳出,呈现在网民面前,给网民带来惊讶。它的栏目设置精练,首页以标题与图片的形式展现,拟制标题动作化,吸引
随着多层螺旋CT ( Multi-slice spiral CT,MSCT )及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技术的发展,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及可切除性判断的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本研
第一部分,弥散加权成像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脑膜瘤鉴别中的应用目的:探讨DWI和ADC值在鉴别不同病理类型的脑膜瘤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
我国建筑行业的传统模式生产效率相对低下,随着近些年深基坑的深度和复杂程度不断扩大,对传统的设计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以BIM技术为代表的建筑业新兴技术手段逐渐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