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模型的抗震计算与试验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yd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通风冷却塔是火电厂的重要建筑物之一,其安全性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冷却塔在自然界中受到自重、风压、地震、温度等因素综合作用,其抗震性设计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对冷却塔抗震动力特性主要是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本文结合振动台试验及有限元法计算,综合研究有机玻璃冷却塔模型及钢架冷却塔模型的抗震性,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200缩尺比例的两种冷却塔模型,研究其固有特性及在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具体内容为:用锤击试验法测得两种模型的频率及阻尼,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分析;计算有机玻璃冷却塔模型在EL-centro、Koyna及松潘地震波激励下的瞬态响应及反应谱响应;将有限元法计算与振动台试验法结合,研究了钢架冷却塔模型在两种周期加速度激励下的动力学响应,并对结果比较分析。最后可以得到结论:有限元法计算得到的部分模态可在锤击试验中识别;冷却塔在EL-centro地震波下时程响应极值比Koyna及松潘地震波作用下的时程响应极值要大,与谱分析结果相当,因此对模型的时程响应分析是必要的;在各类加速度激励下,塔壳体下端支柱附近的内力及应力响应较大。本文首次在国内用有限元分析法及模型试验法相结合初步研究冷却塔的动力响应,所得结果对冷却塔抗震设计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目前,关于超细粉煤灰混凝土的流变性能研究尚处于试验阶段。本文采用理论和试验相结合
变压器能否稳定运行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有着至关的重要性,因此对变压器保护的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要求更为苛刻,必须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和重要程度并结合可能发生的各种类型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的情况,装设具有更优良的性能、更高可靠性的继电保护装置。但近年来变压器保护正确动作率却一直不高,造成变压器保护误动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如何有效的鉴别励磁涌流,同时变压器保护输入的模拟信号量较之线路保
由于能源紧缺及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光伏发电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虽然光伏发电接入电网后优势巨大,但会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特别是孤岛的出现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危险,因此,孤岛检测功能必不可少。本文研究了被动型和主动型孤岛检测方法的检测原理,分析参数变化对检测性能的影响,并针对不同原理的检测方法混合使用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孤岛效应以及被动型检测方法。通过电网断开后功率缺额对电压和频率的
复合材料夹芯结构主要是通过粘接剂把芯材和蒙皮粘在一起,形成夹芯板。根据夹芯结构所使用的芯材种类和形式的不同,夹层板可分为:泡沫夹芯结构,蜂窝夹芯结构,梯形板夹芯结构
针对目前单台感应加热装置网侧功率因数低,且电流波形畸变严重的情况,本文以100kW/400kHz感应加热设备的实体参数为依据,首先,对加热装置在三种特殊负载情况下的网侧功率因数进行了详细理论分析;其次,搭建了一个感应加热装置简化仿真系统,详细研究了感应加热设备在恒负载情况下网侧的无功及电流谐波含量变化规律,并针对其无功及谐波特性设计了一套(TSF+固定补偿)型补偿方案,然后搭建了整个补偿器的仿真模
在人类面对的众多自然灾害中,地震的破坏力和给人类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均位居榜首。由于地震的复杂性,目前,实现地震三要素的准确预测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使之成为世界性的科
作者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发现各个交通设计院采用的设计模式差异很大,由于采用得方式和标准不统一,在部分路段存在着设计标准过高,隧道供电照明通风设施配置过高,造成了建设资金
随着纳米科技的不断发展,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填充颗粒已深入到纳米尺度,成为发展新型高性能材料的新方向,而纳米颗粒所带来的纳米效应,使得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不同于一般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