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的本文临床观察分析48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llic Membranous Nehropamy,IMN)的临床疗效。通过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来观察中药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中医治疗成人IMN提供参考。二.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在湖北省中医院肾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48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来观察中药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所有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激素加环磷酰胺方案治疗,并进入为期3个月临床治疗及观察,所有受试者定期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进行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肾小球率过滤、肌酐、尿素氮、中医症候积分及安全性指标的评价。三.结果1.综合疗效:治疗3月后,试验组完全缓解1例,基本缓解7例,好转9例,无效6例,脱落1例,总有效率为70.8%;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基本缓解8例,好转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6.7%,P>0.05,两组综合疗效无显著差异。2.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两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两组中医症候改善明显,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疗效指标观察:①24h尿蛋白定量:治疗3个月后两组尿蛋白定量均有下降,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②血浆白蛋白: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浆白蛋白的水平均有较大幅度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③eGFR:治疗3个月后两组eGFR的水平均有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无显著差异。④肌酐和尿素氮:两组经3个月的治疗后,肌酐和尿素氮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无显著差异。4.药物副作用及处理:治疗过程中共出现2例药物不良反应,1例来自对照组,出现1例股骨头坏死,经相关对症处理,继续纳入研究;1例来自试验组,出现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停用雷公藤多苷片,作为脱落病例。四.结论试验组中,中药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可有效降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24h尿蛋白,提升其血浆白蛋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与对照组激素+CTX方案相比,疗效相当,并且药物毒副作用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