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Gd2P4O13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质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2009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人类致力于绿色节能发光材料的研究,其中白光发光二极管具有广泛良好的应用性,它们具有高效节能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并且还因为其绿色环保而广受青睐,被誉为第四代新型照明光源。磷酸盐类荧光粉合成工艺较为简单并且在发光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近些年来人们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的重点及热点是寻找产生白光的单一基质荧光粉,其中Dy3+离子因包含特定的能级跃迁,可以用于调节发光材料的黄蓝比来实现获得白光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新发现的Gd2P4O13磷酸盐样品相关特性,经过高温固相法合成样品并向其中掺入常用的三价稀土离子,对掺入稀土元素材料的发光特性进行了详细测试,并进一步对三价态稀土镝离子与铕离子之间能量传递、三价镝离子与铥离子之间能量传递进行了探究。通过分析数据得到的研究结果来看,掺杂三价稀土离子Dy/Eu/Tm的Gd2P4O13磷酸盐荧光粉可以作为用近紫外光激发产生白光的单一基质。首先,实验中应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Gd2-xP4O13:x Dy3+的样品,在特定350nm波长光激发下得到发射光谱,对掺入不同浓度Dy3+离子的样品发射光谱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为掺入Dy3+离子的摩尔浓度为10mol%时发射峰最高,发光强度最大。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了其猝灭机理,掺杂稀土离子样品出现浓度猝灭的原因是三价Dy离子之间电偶极与电偶极的相作用。然后,本实验使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Gd2-xP4O13:x Eu3+发光材料,同样对Gd2P4O13发光材料样品掺杂不同浓度Eu3+离子的激发发射光谱进行分析。探究得出结果,Eu3+离子的猝灭浓度是0.2mol,并证明其猝灭机理是因为Eu3+在Gd2P4O13基质中以电偶极与电偶极的形式相互作用。接下来,本实验使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Gd2-x-yP4O13:xDy3+,yEu3+发光材料,并且对样品的激发发射光谱进行研究分析。从光谱分析来看,在350nm的激发波长下激发样品,Gd1.96-yP4O13:0.04Dy3+-yEu3+(y=0.00,0.02,0.03,0.04,0.05)的发光材料发光坐标均处在色坐标中白光坐标点附近,并且实验荧光粉样品Gd1.92P4O13:0.04Dy3+-0.04Eu3+的发光坐标位于(0.320,0.333)处,十分接近理想白光坐标(0.333,0.333)位置。并且对Gd2-x-yP4O13:xDy3+,yEu3+样品中Dy3+离子与Eu3+离子的能量传递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发现荧光粉样品在350nm波长激发下出现Dy3+离子到Eu3+离子的能量传递,过程是Dy3+离子被350nm波长光激发,然后通过电四极与电四极的相互作用使得Dy3+的部分能量传递到Eu3+离子上。由此可知新单一基质Gd2-x-yP4O13:xDy3+,yEu3+发光材料可以作为用紫外光激发产生白光的荧光粉。最后,本实验应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Gd2-x-yP4O13:xTm3+-yDy3+发光材料,并对样品的激发发射光谱和Tm3+-Dy3+离子间的能量传递进行了研究。从光谱分析来看,用275nm波长的光激发样品,Gd1.96P4O13:0.01Tm3+-0.03Dy3+的发光坐标位于(0.300,0.335)处,相当靠近理想白光坐标位置。并且研究发现实验荧光粉样品Gd2-x-yP4O13:xTm3+-yDy3+在359nm波长激发下出现Tm3+离子到Dy3+离子的能量传递,它们的传递过程是Tm3+离子被359nm波长光激发,然后通过电偶极与电四极的相互作用使得Tm3+的部分能量传递到Dy3+离子上。由此可知荧光粉Gd2-x-yP4O13:xTm3+-yDy3+能被紫外光激发而发出白光,可以作为一种新单一基质白光LED荧光粉。
其他文献
近20年来,对时滞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和Hopf分支的研究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普遍关注,尤其时滞引起模型产生Hopf分支从而诱发周期解是国内外学者感兴趣的课题之一。本文主要应用微分方
本文对一种360°移相器线性条件进行了分析。从线性要求出发,求出了对变容管的引线电感及结电容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要求。并研制了一个工作于11GHz 的360°移相器,此
提出一种基于图嵌入正则化的人脸线性判别分析方法。构造非监督最优类可分准则,基于图嵌入理论,求解该最优类可分准则下的最优投影向量,在非监督的图嵌入框架下利用样本局部类别信息提高人脸识别率,降低矩阵计算复杂度。在典型的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提出一种基于双线性对的卫星网络密钥协商协议,分析卫星网络的特点,给出协议实现过程。对协议的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不存在密钥托管问题,能抵御主动攻击,会话密钥协商满足不可控
本文讨论了两种窄边和两种宽边3dB波导裂缝电桥的特性,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其结论可供工程设计者选用时参考。
本文运用旋转模技术设计并采用独特的调谐和耦合新方法研制的U频段电视双工器,其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本文提供了分析旋转模滤波器的一种方法
微分方程的振动性理论是微分方程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它具有深刻的物理背景和数学模型。近年来,这一理论在应用数学领域中已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重视。有大批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