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诗学视角下诗学隐喻的解读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ymd_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诗歌构成的基本要素,隐喻跨越时空无所不在,它不仅仅是一种起装饰作用的修辞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诗歌所具有的意象繁复,意境迷离,韵味丰厚的特点造就了隐喻在诗歌中的特殊性。Lakoff和Turner(1989)首次提出了“诗学隐喻”概念,并将诗学隐喻研究纳入了基本隐喻研究的理论框架。对于隐喻的解读,当代语言学中有两个主流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这两个理论在对隐喻解读的过程中各有利弊。近年来,把语言学理论应用到文学研究的趋势日益明显,以Freeman为代表的认知诗学框架也经常被用于诗歌的解读。然而,认知诗学框架下对于文学文本分析的过程是可逆的,通过分析文学语料,我们同样也可以使语言学理论得到优化,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好地去造福文学研究。爱米丽·狄金森在留下近两千首风格独特的诗篇之后与世长辞。然而,正如她的诗中所写,“死亡带来永生”,她的谢世正是她成为诗人的开始。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她的诗从漠视与不解到关注与赞美,她本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本文在认知诗学视角下,以艾米丽·狄金森诗歌为语料,以概念隐喻理论及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基础,意在通过文本分析来探究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诗学隐喻过程中的异同及相互关系,并得出结论:在解读诗学隐喻的过程中二理论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同时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诗学隐喻分析框架,从而更好地促进诗学隐喻的解读。
其他文献
2006年9月,江苏在全省范围内试点南北挂钩联合共建苏北开发区,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下,诞生了连云港-江宁工业园。按照公司化运作的要求,连云港-江宁工业园成立
改革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强在农业信息化领域的投入,目前,在基层信息化建设方而,实现了电话、广播、电视网综合覆盖率接近100%;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已经具备了大规模的农业网
陈可冀院士是我国第一代中西医结合医学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从医执教50多年,学贯中西,成就斐然,举世公认。基于陈可冀院士精湛的学术造诣,国家“十五
汉译《元朝秘史》作为一部由蒙古语翻译而成的“直译体”著作,因其语言在词汇、语法等方面有明显区别于同期汉语的特点,以及表现出非常浓厚的蒙古语色彩,在近代汉语词汇及汉
我国义务教育正在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其趋势是一边倒,即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加,随之带来了大班额的问题,在笔者研究之前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写了关于城镇学校大班额
近代的河北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且每次灾害的破坏程度巨大,给河北地区的人民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救灾也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主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灾民的吃饭问题。解
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是课程改革和实施的重要保障。伴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与发展,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成为实现学校课程决策权
<正>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碳总量与碳强度两种模式深刻地影响着国际社会温室气体减排进程,而这两种模式及其相应的标准体系是西方发达国家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减排
安全,是永恒的话题,一切生活、生产活动都源于生命的存在。自从原始的安全意识的萌芽,安全文化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子文化,它是预防事故的一
消除贫困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识别贫困并界定贫困区域是一个科学问题,至今仍然给政府和学者带来挑战。尤其改革开放以后,由国家和政府在我国农村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扶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