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s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上花列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吴语白话狭邪小说。它上承传统“奇书文体”,下启海派小说“新大众传奇”的先声,客观再现了光绪年间上海青楼女子的生存状态。小说英译本由张爱玲和孔慧怡合译,在美国出版,填补了吴语人情狭邪小说英译的空白,在传奇文书英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表明,在翻译《海上花列传》的过程中,张爱玲充分显示了其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语言、文化、艺术素养与人生观、世界观;与此同时,其对译本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彰显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在翻译历史上,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身份和作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得不到应有的认同,导致了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和在翻译研究中对译者创造性工作的忽视。但是,随着人们对于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化,译者作为中心主体的地位得到了肯定。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积极的实践者和决策的制定者。本文尝试运用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将译者主体性理论与张爱玲对《海上花列传》的翻译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张爱玲对《海上花列传》的英译,然后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译者主体性进行了界定,澄清了译者主体性与翻译主体性之间存在的异同,指出译者主体性决定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以及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和调整。全文的主体部分通过大量例证对《海上花列传》英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进行了描述性研究。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简要的概括和总结,再次强调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贡献和意义以及可能存在的局限和今后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使用真实文本语料作为研究的基础,从对韩汉语教学应用的角度出发,运用认知、语法化、语篇关联等多方面的理论,对“还”的语义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描写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
本报讯 (记者张春海) 近日,一套记载藏羌族民间羊皮鼓祭祀的唱本在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被发现。这是该县首次发现此类文字资料,为研究甘肃省藏羌民族的生活状况、宗教信仰和内心
报纸
婚俗文化,是指围绕着人们的恋爱和嫁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其主题部分是婚姻即婚庆。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从汉族到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人生理念无一不在婚庆上体现出来。
由于面源污染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数学模型成为分析与评估面源污染的重要手段,是面源污染研究的核心内容。SWAT模型是基于GIS基础上的一个具有很强物理机制的长时段的流域分
随着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明显提高,把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到法律层面和现代先进文明的高度来认识,并给予了极端关注和重视,已形成一种国际大气候,人们
郭小川和贺敬之都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但他们的政治抒情诗非常相似,表现在它们的视野和构思都在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感情和心胸都是年青时高昂而豪迈,中年之后殷切
本文旨在从城市地下空间权利界定和登记的现状出发,指出地下空间权利现状以及未能明确的登记制度对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权利主体的保护欠缺;综合运用经济学和物权法律理论,论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小脑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治疗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方法对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确诊的9例急性小脑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已经在旅游业的所有领域普遍出现。旅游文化是广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的,由专业人员挖掘或设计出来,满
<正>由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会计准则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国际社会和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国际会计准则的重新审视。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