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校外实践教学管理问题剖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特殊地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它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能否顺利实现。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如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对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校内学习与校外工作实践相结合。   目前校外实践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校外专业实习,特点是集中且不顶岗,另一种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校外实践教学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从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视角看,这种管理在时间、空间等形式上局限于校外,但在内涵上却与校内无法割裂,同整个在校其间的教学输入、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紧密相联,涉及到职业道德、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系统要求,这种校外实践教学不是走马看花,也不是确定在某一岗位的师傅带教,而是具有“准职业人”性质的、有教学任务的“顶岗实习”。校外实践的学生可能已经是一个企业的准员工,但仍然处在在校学习阶段,学校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目前,由于学生已经成为某一单位的准员工,有些学校的管理流于形式,没有合理的制度,教学质量无从考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尽管校外实践教学的管理涉及面很广,包括企业、学校和政府等多个方面,但首先需要的是学校相关工作的完善,而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如加拿大的合作教育等,以工学结合思想为指导,从学校的角度,对校外实践教学管理进行全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立,为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利用网络开展有效学习,则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各领域的关注焦
携扙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風定池莲自在香。  夏日的夜晚,我拿着拐杖,出门寻找纳凉的地方。  画桥南畔,绿柳成荫,我躺在交椅上休息。  一轮明月高挂在天上,河面上的船笛声此起彼伏。  晚风初定,池塘里飘来淡淡的荷花清香,多么沁人心脾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