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事体制改革,有许多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才进入非公经济领域就业,到民营、外资企业工作,或下海经商、自谋职业,逐步由原先有主管部门的“单位人”向没有主管部门的“社会人”转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就职于经济社会各行各业。于是,人事档案托管在各类人才服务机构的人才越来越多,随之转入的流动人才党员也越来越多。这部分党员群体年纪轻、人才多、思想活跃,是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和重要力量。但一直以来,流动人才党组织管理相对比较松散,体制滞后,组织管理面临许多问题。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对这部分群体组织管理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紧迫感。本文尝试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结合十多年流动人才党员管理工作经历,对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作一些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效果不理想,组织凝聚力不够强,管理体制建设滞后,教育管理缺少有效抓手等,通过构建更为合理有效的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机制,激发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热情,提高组织管理的工作绩效,实现组织与个人行为价值的统一。立足于杭州市流动人才党委的组织管理实际,在前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收集到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流动人才党员对组织的价值认同感与归属感,结合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流动人才党员教育管理,提升组织工作绩效的对策建议。一是转变组织管理观念,从单一的教育管理向双向互动的教育管理服务转变,推动党员个人发展与加强组织管理相互促进,构建组织文化增强组织凝聚力。二是理顺组织管理体制,构建、完善适应流动人才党员特点的组织管理体系。三是创新组织管理载体,加强“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四是增强组织的内聚力,激发党员热情,加强组织关怀,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组织的吸引力。五是提升组织管理绩效,加强分类指导,建立激励机制,全面优化流动人才党员组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