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曲霉内醚糖激酶基因lgk1敲除及功能初步研究

来源 :武汉轻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errywe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曲霉感染免疫力低下者引起侵袭性曲霉病(IA),并成为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其发病机理和毒力因子还不清楚。内醚糖激酶(LGK)是最近发现的可能与细胞壁代谢相关的真菌激酶。研究烟曲霉内醚糖激酶基因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烟曲霉具有3个内醚糖激酶基因(lgk1、lgk2、lgk3),而弱致病的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和构巢曲霉分别具有1到2个内醚糖激酶基因。基因检测发现,烟曲霉内醚糖激酶基因组成型表达,除构巢曲霉菌外,其它曲霉菌的内醚糖激酶基因诱导型表达。在孢子萌发生长阶段,烟曲霉lgk1大量表达,lgk2,lgk3微弱表达。在菌丝生长阶段,lgk1和lgk2大量表达,lgk3微弱表达。采用同源重组技术以及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掉烟曲霉lgk1。PCR分别验证基于同源重组技术构建的lgk1缺失菌株ZS1和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的lgk1缺失菌株ZS2。基因检测发现ZS1和ZS2的lgk1没有表达。测序ZS2菌株的lgk1,证实lgk1被完全删除。表型分析显示在含有内醚糖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基本培养上,ZS2不能生长,ZS1微弱生长。孢子萌发率检测发现ZS1降低14.50%,ZS2降低23.32%。菌丝生长干重检测发现较ZS1降低6.62%,ZS2降低5.44%。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烟曲霉lgk1与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相关,是潜在的致病因子。
其他文献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CSP,Compact Strip Production)以短流程、自动化水平高、节能减排、产量高以及生产稳定等特点在国内外钢铁企业得到广泛应用。低碳钢SPHC产品通过热轧、
环南极地区具有极端的自然气候环境和脆弱的生态系统,且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灵敏,因而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及其生态响应的热点区域。生物标志物(例如,烷基脂类和长链烯酮等)尽
在目前的周作人研究中,学界普遍认为在1927年前后,周的文化立场实现了由积极战斗到消极退隐的转折。这种文化立场上的转折或对立,也被简约地描述为"叛徒"与"隐士"、"匪气"与"
面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做出了重要部署。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履新伊始,就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直接奔赴松花江污染防控最前线,于冰天雪地里辗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