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纵观中国电视传媒产业的发展历程,开放传媒产业和限制开放传媒产业成为了两种根本对立的主张。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激烈的争议。但是赞成管制媒体行业的学者还是占有绝对优势,他们认为对我国电视传媒产业的保护不仅关系到经济建设而且关系到我国的政治稳定。政府不仅对媒体进行财政补贴促使其发展,而且十分注意媒体传播内容的安全性和健康程度。媒体一直以来就是政府的咽喉,在对全体国民的舆论导向方面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巨大力量。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媒体领域相对其他领域的开放程度仍然较低,我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外资引进相对来讲还是比较谨慎,特别是在传统电视媒体领域外资进入仍然相对困难,但是对于迅速崛起的新媒体领域政府的政策相对宽松,外资进入相对容易。由此新闻集团、时代华纳等大型传媒集团也充分把握契机,纷纷进入我国新媒体领域。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也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传媒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2008年至2012年各国都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汽车、金融、房地产等领域在危机期间所受影响较大,所以在后危机时期,由于经济不景气,此类企业的广告预算相对也会有所减少,这对于我国媒体产业的发展十分不利,特别是对那些过分依靠广告收入的电视媒体来讲更是很大的重创。由此很多媒体开始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开拓新的发展渠道,进行多样化经营,分散经营风险。在文章最后我们也提到了政府在电视传媒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除了政府的宏观监管之外,电视媒体产业自身的策略也十分重要,这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传媒领域的生动体现。由于我国政策环境的特殊性,我们也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国外大型传媒集团的发展模式。在本文的比较分析中,我们也只是提到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好的方法和策略,我们在参考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电视传媒产业所处的软环境的特殊性,但是这种特殊性并不是说中美两国的媒体之间没有可比性,只是说明我们在吸取别国媒体经验的同时,要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发展的特色之路。除了绪论部分,本文主要研究了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进行了理论分析,界定了电视传媒产业的涵义,对电视传媒产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且研究了电视传媒产业的相关理论与经济学理论、市场营销学理论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对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两国电视传媒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总结了中美两国电视传媒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案例实证分析部分,引用了相关数据对中外媒体的成功案例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国内引用中部湖南卫视和西部贵州卫视的案例,国外引用美国新闻集团和探索公司的案例,总结了这些媒体成功的经验,并且对中外媒体的运营和管理经验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四部分是对策部分,基于上述理论基础和案例分析,针对我国媒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从政府角度讲要根据实际促进传媒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面对危机时的应变能力;促进传媒经济增长方式的跨越式转变;放宽市场准入,开发新的传播平台,扩展收入渠道;增加财政补贴,发展弱势媒体,构建大型传媒集团。从电视产业内的媒体来讲要改变经营策略,对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进行深入地学习;加强媒体间的合作,用合作的手段来完成合理的竞争,使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加大创新力度的同时要以丰富节目内容为基础全面提升节目的创作质量;和新媒体进行良性互动,走出一条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特色之路。第五部分是全文的结论,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深入地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