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R抑制剂PTK787对新骨形成及骨改建的可能调节作用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sj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体内骨组织的改建、再生过程,是骨形成和骨吸收相互协调作用的过程,是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相互协调完成的。血管生成是骨改建和骨再生的关键因素。关键的血管生成因子VEGF参与血管生成和骨生成。PTK787是一种强有力的VEGFR抑制剂,对VEGFR有高度特异性,阻断VEGF/VEGFR信号传导途径。本研究通过利用微渗透泵将VEGFR抑制剂PTK787早期持续恒速灌注到大鼠颅顶骨标准骨缺损模型中,探讨PTK787通过抑制VEGFR对骨缺损区新骨形成和骨改建的影响及可能的调节作用机制。研究方法:32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在颅顶骨双侧上建立对称的直径5毫米的标准骨缺损模型,右侧骨缺损区(实验侧)通过微渗透泵以1μl/h的泵速持续7天灌注13.125mg的PTK787,左侧骨缺损区(对照侧)灌注不含PTK787的溶剂(5%DMSO+1%Tween80+94%蒸馏水)。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3天、7天、14天及28天予以处死。分别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和特殊染色技术(TRAP染色)检测骨缺损区与成骨活性相关的BMP-2、TGF-β1的表达情况及积分光密度值(IOD)、与破骨活性相关的RANKL和TRAP的表达情况及IOD值,并进行半定量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对各指标的积分光密度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术后3天和7天BMP-2、TGF-β1及RANKL的阳性表达量对照组均明显高于实验组,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4天时,TGF-β1的阳性表达量及破骨细胞活性对照组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并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28天时,对照组的破骨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实验组,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14天及28天时,实验组的RANKL积分光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骨缺损区导入VEGFR抑制剂PTK787能参与调节骨生长因子活性和破骨细胞活性。结果证实了PTK787可通过调节成骨细胞活性与破骨细胞活性,进而影响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新骨形成以及骨改建过程。
其他文献
酒店管理专业开展实习工作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测评工作是决定学生实习效果的指标之一,因此必须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在真正
在目前的高校学生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导致学生会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职能大打折扣,不仅学生会的影响力被极大的削弱,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造成了不小的阻碍.本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月龄人类胚胎的颌面部、背部、腹部及腿部皮肤中的HA含量及分布,研究胚胎颌面部皮肤中HA含量及其变化趋势与其他部位的差异,同时观察颌面部皮肤中HA的分布
该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SS涎腺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芳香化酶、Fas及FasL的表达情况与免疫定位,旨在探讨SS涎腺组织中性激素代谢紊乱的原因和芳香化酶在其中的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