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师教学中非理性行为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der_007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体育教师肩负着组织学校体育课、各类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训练学校运动队的任务,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强壮的体魄,并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使他们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共同的发展。体育教师的理性教学行为是能够顺利完成这些任务的基本保障,相反,教学中的非理性行为不仅影响体育教师自身的心境,更为严重的是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以太原市为例,对中学体育教师教学中的非理性行为进行研究。目的是了解太原市中学体育教师非理性行为现状,分析成因,提出对策,揭示一般规律。研究对象为太原市30所中学的部分体育教师和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1)太原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正规的教学手段外,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非理性行为。调查显示,1/4的体育教师曾在教学过程中以体罚、言语刺激、变相体罚的方式教育学生,另外,有35%的学生曾经遭到体育教师的体罚。以上数据说明,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非理性行为的使用在太原市各中学是比较普遍的。 (2)体育教师情绪失控是非理性行为的一个表现,原因很复杂,很多来自课堂以外的。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市10%的体育教师情绪状态不稳定,经常没有原因地发火,这样的状况是让人担忧的。大多数体育教师能够很好地控制来自课堂以外的不良情绪对教学的影响,但是一旦情绪失控,有40%的体育教师倾向于将不良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 (3)太原市中学体育教师非理性行为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依据非理性行为的轻重程度不同,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对该体育教师产生畏惧情绪,影响学习效果。从影响的时间和程度来看,大多数遭受到非理性行为的学生心理会暂时受到负面影响,影响的范围只局限于学校生活,少部分学生会影响到其日常生活和学习。 (4)太原市中学生遭受体育教师非理性行为后的应对措施表现出不均衡性,既有理智的一面又有非理智的一面,学生倾向于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寻求外界帮助的意识不是很明显。 (5)在影响中学体育教师非理性行为因素中,学校对“规范教学”的重视程度、有关部门对体育教师非理性行为产生不良后果后的责任追究程度以及体育课堂管理方式的民主程度是影响太原市中学体育教师非理性行为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佛教唯识论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内容。但唯识心理学的基本范畴,既有与现代心理学范畴相通的一面,也有与后者不同之处。由于有些唯识心理学的范畴具有丰富的涵义,但难以理解。因此
本研究立足于提升我国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为受职业倦怠困扰的教师提供有效的帮助,通过广泛涉猎职业倦怠理论及其相关理论,对榆次四所公立中学教师进行量表施测和访谈调查,初步考察
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学语文教材选编鲁迅作品以来,回顾总结这八十年的历史,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选编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时期的教材,同一篇作品可被编排在不同
“校本”理念的核心和灵魂是构建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不仅仅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生活与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和精神风貌,也表现为一些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物和制度存在物。学
摘要:有效教学目前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众多教师在教学时都追求课堂的有效性。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收获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其在轻松的环境中充分地发散思维,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主要结合笔
进入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着。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又进一步加快了改革的进程,这一动向已引起了我国高
高原训练的可控制性是训练科学化的重要标志。训练监测是教练员对训练实施控制的重要方法。科学的训练监测是通过人体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客观地分析整个训练年度、月、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