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磷酸腺苷激发试验对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后疗效判断的价值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yswzzxp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腺苷或三磷酸腺苷(ATP)激发试验对于左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影响在心房颤动(房颤)的射频导管环肺静脉电隔离术中已经得到广泛研究,但是在冷冻球囊消融术中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研究在冷冻球囊消融达到肺静脉电隔离后,应用ATP激发试验观察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情况,并随访房颤的短期复发率,探讨ATP激发试验对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左房—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的影响及对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冷冻球囊消融术的房颤患者共79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2例,年龄56.4±9.3岁,根据冷冻消融术后是否应用ATP激发试验将患者分为ATP组及对照组,ATP组在完成冷冻球囊消融术达到肺静脉电隔离后30分钟,静滴异丙肾上腺素使心率达到120-140次/分,给予ATP 20mg快速静脉注射,诱导“潜在”肺静脉电位传导,对电位传导恢复且持续性存在者,补充消融至重新达到左房-肺静脉电隔离。对照组在完成肺静脉电隔离术后30分钟,再次检测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情况,对有电位恢复且持续存在者同样给予补充消融。对于电传导恢复但不持续者,均不予处理。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及9.9±2.0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的房颤复发率,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肺静脉支数、冷冻球囊大小、冷冻时间、冷冻温度、冷冻次数、术中迷走反应的发生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脑梗塞患病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左房前后径(LA值)、左室舒张末径(LVDD值)等临床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ATP组46例184支肺静脉中有8例(17.4%)共8支(4.3%)出现了肺静脉电传导恢复,均进行了进一步消融而达到了肺静脉电隔离终点。在3个月随访中,ATP组13例(28.3%)患者房颤复发,随访9.9±2.0个月12例(26.1%)患者复发房颤。对照组33例133支肺静脉中,有1例(3.3%)2支肺静脉(1.5%)出现了电传导恢复,3个月随访中13例(42.4%)患者复发房颤,随访9.9±2.0个月7例(39.4%)患者复发房颤。ATP组肺静脉电传导恢复比率较对照组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11)。在3个月及9.9±2.0个月的随访期间,对照组的房颤复发率较ATP组升高,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ATP组8例肺静脉电传导恢复的患者,随访3个月3例(37.5%)患者房颤复发,随访9.9±2.0个月2例(25.0%)患者房颤复发;ATP组38例肺静脉电位传导未恢复的患者,随访3个月10例(26.3%)患者房颤复发,随访9.9±2.0个月10例(26.3%)患者房颤复发。对照组1例肺静脉电传导恢复的患者随访3个月、9.9±2.0个月房颤均未复发。ATP组肺静脉电传导恢复与未恢复的患者相比较,房颤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1.在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中应用ATP激发试验可能提高左房—肺静脉电传导恢复的阳性率。2.短暂性的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可能导致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出现房颤复发。3.尽管ATP激发试验组和非ATP激发试验组的复发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但其复发率之比差别较大(26.1%和39.4%),有待于多中心、大样本数量的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农村劳动力持续性转移至城市部门导致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明显,由此产生的负面经济效应会阻碍农村高质量发展.数理模型结果表明农村技术进步率和资本增长率随着劳动力转移比例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是当下各大高校开展校内服务和校外宣传的主要媒介之一,在高校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地方性普通高校相较于部署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在微
《红楼梦》中的江淮方言,体现一定地域文化特色.依据自建“《红楼梦》江淮方言汉英平行语料库”,研究显示霍译本在处理江淮方言时采用了较为明显的异化翻译策略,译文通过有意
美国著名戏剧家阿瑟·米勒1955年创作的《桥头眺望》是对上世纪30年代移民生存状态的一次有益的伦理探索.这部充满了真实人性的剧本,彰显了米勒作为“社会问题剧”作家给予观
引言: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位居癌症死亡率第二位,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由于肝癌细胞对放疗的不敏感性,手术和化疗是目前医学界最主要的治疗方式。而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