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中期,“工业考古”运动在英国发起,这场运动主要强调对工业革命与工业大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和遗物加以记录和保存,当时我国正好处于工业大发展时代。时隔半个世纪,2003年《下塔吉尔宪章》颁布,对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在国际范围内逐渐成为了热门研究课题。这一时期我国正由早期传统工业时代跨入现代化后工业时代,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城市形体迅速改变,传统工业技术、设备被淘汰。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工业区整体向外迁移,工业建筑被大量废弃、拆除;另一方面,以工矿业为主要产业的城镇,由于矿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经济发展停滞,城镇整体形态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如何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工业建筑以及周边的环境,如何解决这些衰落的工业区对城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当今城市更新和发展的必要命题。本论文为导师研究课题“城市复兴视角下的吉林省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研究”的子课题,以延边地区现存工业遗存为研究对象,在实地测绘、访谈和资料所及整理分析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对重点工业遗存进行分析评价寻求合理的保护方案。在城市复兴的城市发展视角下,针对目前当地传统老工业区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寻求对策。论文分四部分,内容大致如下: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命题的来源、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简要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延边地区工业遗产研究现状。第二部分记述了延边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沿革,剖析了工业建筑的发展过程,对各类工业遗存现状进行信息汇总。同时对现存工业遗存的分布状况、建筑形制、使用功能、外部环境和城市区位进行了归纳整理。第三部分以上述信息为基础,结合文献分析延边工业遗产价值,结合国内各地区对工业遗产的经验,对延边工业遗存进行科学评价。分析对部分有价值的工业遗产的保护策略。第四部分通过上一章对延边工业遗产的分析和总结,从城市发展的视角,根据各类工业区目前的现状,提出对工业遗产再利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