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和规范提升,也意味着要为乡村旅游的游客提供更好的管理服务。乡村旅游的管理和服务人员相对地受教育水平不高,旅游从业经验缺乏,服务水平较低,如何通过培训来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武陵源区是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所在地,伴随着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武陵源区的乡村旅游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研究选取武陵源区作为研究地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了解国内学者就乡村旅游培训和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乡村旅游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对武陵源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对培训的基本需求、过程需求和满意度进行分析,并分析不同特征个体对对培训需求和满意程度的差异,以及培训需求与培训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1)在乡村旅游培训基本需求上,认为“很有必要”的人数最多,说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希望能得到相关的培训。在年培次数方面,1年2次和1年1次所占比例最高,在培训地点方面,选择“本地加外地”的最多,一次培训费用需求较低。(2)乡村旅游培训基本需求与培训人员的基本情况方面,除民族外,样本基本情况中的所有各变量与培训的基本需求各变量之间大部分都没有关联,即样本基本情况一个变量内部各取值在培训基本需求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3)乡村旅游培训在内容、教师、方式、机构及材料方面的需求都较高,其中培训内容和培训教师需求最高,而培训机构需求方面较低,总体上呈现内容>教师>方式>材料>机构的趋势,且与调查对象人口学基本特征、从事乡村旅游业务及参加过乡村旅游培训方面,大多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4)乡村旅游培训总体满意度以及各分项满意度均较高,而分项中均值最高的为收费,其次为教师,最低的为教材,在基本人口学特征、从事乡村旅游业务及参加过的培训情况上存在部分差异。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加强乡村旅游人员培训,重视培训内容和培训教师的选择,与时俱进更新培训材料,改进培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