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红滩与柴达木不同铀矿床中微生物类群分布特征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le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然界,地球化学环境与相应的微生物发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在不同地质环境的岩层和地下水中,发育着与之相适应的微生物区系。由于砂岩型铀矿是目前开采成本相对较低的可地浸铀矿床类型,所以其成为世界铀产品的重要来源之一。经研究发现这类铀矿床通常伴有黄铁矿的生成,因此铀矿床的形成与矿床中S、Fe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密切相关。目的:通过对柴达木铀矿床与十红滩铀矿床不同矿区中的腐生微生物及参与成矿的相关微生物的初步研究,探讨不同铀矿床的微生物类群特征,了解在不同地质环境的岩层中,与之相适应的微生物区系的发育情况,以期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铀矿床中铀的微生物成矿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微生物学分离、培养、鉴定方法对取自新疆十红滩和柴达木铀矿床各岩石样中的腐生微生物及参与成矿的相关微生物进行富集、分离和生理生化鉴定,并对它们的类群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铀矿床中存在有活体微生物,其种类多样,细菌是两个矿床中的优势菌群,放线菌、霉菌的数量比例和种类比例均少;其细菌中产芽孢的细菌在不同铀矿床中存在的数量多且分布广泛,这与芽孢细菌的特性有紧密关系。参与成矿的主要微生物在铀矿床中的分布受矿层中铀含量、有机碳含量、硫含量、Fe2+含量、Fe3+含量,溶解氧含量、硫酸盐含量等因素的控制,在两个矿床呈现不同分布特征。硫酸盐还原菌的种类和数量与取样深度、铀含量、有机碳含量呈现相关性。脱硫肠状菌属在各矿样中的普遍存在性,说明脱硫肠状菌属是十红滩及柴达木铀矿床中的优势菌。十红滩及柴达木矿样中铁细菌数量大小与Fe2+含量的高低不同体现出了一致性。硫杆菌数量在十红滩矿样中较多,硫含量、Fe2+含量及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是控制硫杆菌分布的重要因素。结论:从柴达木和十红滩不同铀矿床岩心样中分离出的可培养腐生微生物类群在两个矿床不同矿样中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不同铀矿床中参与成矿的主要微生物呈现不同分布特征,矿床中微生物发挥成矿作用的基础依赖于微生物类群的生态多样性,是各微生物类群之间相互的影响、相互的作用,促进了矿床中各种地质元素的循环,微生物的作用对铀矿床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用于黄瓜栽培,冬天20cm地温升高2~4℃,冬季日光温室中二氧化碳浓度提高6~10倍,减少化肥用量60%,减少农药用量80%,连用3a可不施化肥、农药;投资成本下降60%,
摘要阐述了大叶女贞、腊梅、木瓜、玫瑰、石榴、木槿等几种城乡常见的观赏与经济树种的形态特征、栽培适宜性及开发价值,以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争取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城乡;观赏树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7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186-02    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不少很普通的树木,有的树形婀娜多姿,有的繁花似锦、花团锦簇,有的满树果实、硕果
目的探讨有下腹部手术史的老年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有下腹部手术史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75例,以及同期有下腹部手术史行妇科开腹手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是一种特殊电磁波,由入射光波耦合金属中自由振荡的传导电子形成,具有集体电荷振荡形式。这种电磁波沿金属-介质分界面传输,在垂直于分界面的方向上呈指数衰减,具有极小的模式面积,能够突破光学的衍射极限,实现在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场调控与传输。以其优良的光学性能,SPPs被认为是能量和信息的良载体,为功能各异的集成纳米光子器件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规模化集成效应加剧了个人信息保护的风险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行政立法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需要在大数据时代为公民个人信息提供更为妥善的行政法保护。从大数据时代公民所面临的个人信息法律风险来看,一方面是由于行政机关因社会管理需要采集存储了海量的个人信息,进而产生的个人信息大规模泄露、侵害风险。另一方面则是市场经济主体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违法违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权益的法律风险。基于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