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CYP2C19*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及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在煤炭总医院心内科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44例。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病情(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陈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结果或者冠脉CTA结果,生化指标等。所有患者均进行CYP2C19*2基因型测定。按基因型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三组(AA组、AG组、GG组)或分为突变组。1分析三组患者的例数及比例。2分析三组患者在年龄、男性、既往PCI、OMI病史方面的差异。3分析三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分布比例。4分析三组患者合并冠心病情况。541例患者采用荧光比浊法测血小板聚集率,比较三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异。625例患者行血栓弹力图检测ADP抑制率,其中20例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抗(ADP抑制率<50%),分析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合并冠心病病情及行PCI治疗之间的差异。用SPASS17.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1三组患者的例数及比例分别为16例(11.10%)、53例(36.80%)、75例(52.10%)。2三组患者在年龄、既往PCI、OMI病史方面无统计学差异;GG组中男性比例高于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81.25%、81.13%、65.33%。4三组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分别为:37.5%、33.96%、26.67%。5三组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比例分别为:25%、30.19%、18.67%。6三组患者在合并冠心病病情(UAP、STEMI、NSTEMI、行PCI治疗)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7三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8.5±13.46(%)、49.1±17.80(%)、37.30±1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在冠心病病情(UAP、STEMI、NSTEMI)分布方面无统计学差异;AG组行PCI治疗的例数多于G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实验人群中CYP2C19*2突变型(AA、AG)所占的比例为47.9%。2规律服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患者,突变组(AA、AG)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纯合组(GG)。3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突变组(AA、AG)行PCI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纯合组(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