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近岸海域浮游植物多样性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m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江苏近岸海域在2006年7月至2007年11月春、夏、秋、冬四个航次的综合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包括:四个季节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细胞丰度及分布、优势种、物种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等。结果概述如下: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江苏近岸海域四个航次调查鉴定的浮游植物种类6门68属186种,其中,硅藻门47属151种,甲藻门7属16种,蓝藻门3属4种,金藻门3属4种,绿藻门7属9种,黄藻门1属1种。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江苏近岸海域四个航次调查浮游植物总个体数以2006年7~8月(夏季)最高,平均达4.98×106ind/m3,硅藻类细胞丰度平均为4.63×106ind/m3;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冬季)最低,平均达8.52×104ind/m3,硅藻类细胞丰度平均为8.29×104ind/m3;2007年4~5月(春季)和2007年9~10月(秋季)的数量分别为5.91×105ind/m3和1.88×106ind/m3,硅藻类平均细胞丰度分别为5.80×105ind/m3和1.63×106ind/m3;即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调查表明:硅藻在物种数和细胞丰度上均占有绝对优势,为江苏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的主要类群。四个航次的浮游植物优势种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演替。2007年4-5月(春季)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为虹彩圆筛藻、格氏圆筛藻、中肋骨条藻、中华盒形藻、布氏双尾藻、柔弱菱形藻、长三角角藻。2006年7-8月(夏季)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有辐射圆筛藻、虹彩圆筛藻、格氏圆筛藻、星脐圆筛藻、中肋骨条藻、刚毛根管藻、洛氏角毛藻、布氏双尾藻、扭鞘藻、佛氏海毛藻、菱形海线藻、尖刺菱形藻、梭角藻、三角角藻。2007年9-10月(秋季)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有虹彩圆筛藻、格氏圆筛藻、有棘圆筛藻、琼氏圆筛藻、星脐圆筛藻、笔尖根管藻、布氏双尾藻、尖刺菱形藻、梭角藻、三角角藻、颤藻。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冬季)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有辐射圆筛藻、虹彩圆筛藻、格氏圆筛藻、星脐圆筛藻、笔尖根管藻、中华盒形藻、布氏双尾藻、佛氏海毛藻。江苏近岸浮游植物优势种种类以近岸低盐和暖温带种为主。四个航次的香农-威纳指数平均为2.41;夏季最高,平均为2.62;冬季最低,平均2.19;春季和秋季分别为2.35和2.47,即夏季>秋季>春季>冬季。Pielou均匀度指数四季平均为1.00;春季最高,平均为1.12;夏季季最低,为0.87;秋季和冬季分别为0.93和1.05,即春季>冬季>秋季>夏季。Margalef指数四季平均为0.71;夏季最高,平均1.13;春季最低,平均为0.49;秋季和冬季分别为0.68和0.52,即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秋季多样性和丰富度都较高,群落结构较好;春季和冬季均匀度较高但丰富度较低。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优势度上升,与调查海域的富营养化相关。由于受到陆地径流带来的营养物质的影响,尤其长江等主要入海径流,海域富营养化水平较高,造成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发生变化,数量减少,多样性降低,其结果将导致海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脆弱和恶化。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