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整合(Conceptual Intetgration)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首先是由美国认知语言学家Gills Fauconnier提出来的。其“四空间模式”被广泛运用到语言学研究的各个方面。本文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对翻译过程进行解析,对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的翻译特点进行总结,并对翻译策略进行归类探讨。本文分析了传统及当代主要翻译理论的特点,认为翻译理论未赋予“意义”真正的涵义,因此也忽略了译者的认知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的引导下,作者提出一个“多空间模式”,试图揭示翻译实际上是包含“解读原文”与“创建译文”两个概念整合的过程。前者是译者与原著的整合结果,而后者是译者与的语语言文化整合的结果,从而确立译者在翻译中鲜明的,起决定性的地位。在CBT框架下,翻译是经验主义的,互动的,动态的,富有创造性并受框架理论(schemata)影响的。此外,本文还根据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框架模式(Frame Networks)尝试翻译策略的运用。概念整合自从2000年被介绍到中国后引起中国学者的兴趣。本文主要尝试该理论的运用,为翻译实践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概念整合理论与翻译相结合,不仅可以为翻译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操作策略。它既能为翻译领域长期存在的“可译性”“对等”“重译”等争议提供更合理的答案,又为源语文化与的语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