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城乡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养老意愿、健康状况、生活现况、就医情况,分析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和养老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在山东省济南、泰安、临沂、菏泽、聊城、德州、枣庄7个地市,采用《城乡居民养老情况调查问卷》对3300名老年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932份。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情况、养老方式、养老意愿、养老费用、就医情况。结果1.养老模式现况和养老意愿城乡老年居民当前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占98.0%),而养老机构占比例较小;而养老意愿调查结果为96.2%的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2.健康状况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老人比较在健康状况这一调查项目中差异明显,主要体现在:养老机构的老人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呼吸疾病、癌症等疾病患病率均更高,肢体活动能力更差,健康状况的个人评价更低。4.8%的老年人经常存在精神因素问题,且机构养老的老人更为严重(P<0.05)。3.日常生活情况家庭养老的日常照顾满意率高于机构养老。家庭养老的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得分更高,能够得到更多的亲属照顾,机构养老的调查对象在社区中得到了更多的社会服务(P<0.05)。4.就医情况调查中老年人就医率为93.1%,年均医疗支出为3281.40元。5.养老费用机构养老的调查对象每月花费为429.29±401.80;在日常生活支出方面,家庭养老的调查对象94.0%认为满足生活需求,机构养老的调查对象80.0%认为满足生活需求,前者高于后者(P<0.05)。6.城乡差异对城乡之间医疗费用、能否及时到医院治疗、社会服务、高血压患病、肢体活动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等项目进行了比较,但均未发现有差异。7.多因素分析年龄、文化程度、住房情况、高血压患病情况、医疗花费、子女数等因素对养老意愿有影响。年龄、文化程度、住房情况、现患疾病种数、医疗花费、子女数等因素与养老现状有关。结论1.家庭养老是目前主要养老方式,老年人以家庭养老为理想的养老方式。2.农村和城镇老年居民比较,在医疗费用、能否及时到医院治疗、社会服务、高血压患病、肢体活动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3.养老意愿方面,年龄、文化程度、住房情况、高血压、医疗花费、子女数等因素是决定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4.年龄、文化程度、住房情况、现患疾病种数、医疗花费、子女数等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养老现状的因素。5.发展新型家庭养老,使老人居住在家庭,在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会、社区承担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