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企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权力亦史无前例地扩大,但随之带来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实中许多企业为了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而不择手段,如,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无视劳动者保护、以不正当手段侵害竞争对手、污染环境等,以上这些行为的出现促使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一方面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如提高员工忠诚度、提高企业声誉和知名度、提高消费者忠诚度等,另一方面也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企业的经济利润和市场竞争力。企业是否应该履行社会责任逐渐地成为了学术界和实践界的研究热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是否会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企业能否在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呢?这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本文在现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相关理论,并引入非政府组织,分析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对劳动力筛选所产生的影响,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后,会如何进一步影响员工决策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本文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发现企业参与社会责任建设有助于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筛选到高道德水平和高素质的员工,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非政府组织参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后可以增强这种竞争优势。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可以以较低的工资水平吸引到高努力程度和高责任观念的员工;第二,非政府组织参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能够强化员工的社会责任观念,具体体现为员工自愿承担更高的减排成本和工作努力程度的提高;第三,非政府组织参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后,具有社会责任观念的劳动力会向着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聚集,进而在市场竞争中这类企业对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产生“挤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