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早产儿的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糖皮质激素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降低NRDS的发生,近三十年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产前多疗程糖皮质激素对母胎的近远期的副作用已引起关注。产前大剂量应用盐酸氨溴索促胎肺成熟被认为是安全和有效的。胎肺成熟包括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增加和肺形态发育上的成熟。糖皮质激素和盐酸氨溴索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的研究较多,但对胎肺形态发育和肺II型上皮细胞成熟的影响未见类似报道。本研究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和盐酸氨溴索对胎肺形态发育和肺II型上皮细胞成熟的影响,对两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比较地塞米松和盐酸氨溴索对母鼠体重和胎鼠肝脏、肾脏及肾上腺结构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选择清洁级妊娠16天SD孕鼠18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盐酸氨溴索3组,于孕16、17、18天尾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2ml、地塞米松0.8mg/kg(相当于人0.2mg/kg体重)和盐酸氨溴索75mg/kg(相当于人15mg/kg体重),每天称母鼠体重并记录。于孕第19天(开始用药后72小时)剖宫取胎鼠肺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采用IMS细胞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肺囊泡面积、囊泡周径和囊泡间隔厚度,进行组间比较;用透射电镜观察肺泡II上皮型细胞中板层小体的数量和密度,了解肺泡II型细胞的成熟程度。每只孕鼠中随机选取两只胎鼠的肝脏、肾脏及肾上腺组织行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组织结构。
结果:
一、地塞米松和盐酸氨溴索对胎肺形态发育和肺II型上皮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影响
(一)光镜检查:发现生理盐水对照组仅见囊泡结构,囊腔小、囊壁厚、囊泡间隔厚,而地塞米松和盐酸氨溴索治疗组见肺泡样结构,囊腔大、囊壁薄、囊泡间隔薄。经IMS细胞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发现,地塞米松组肺囊泡面积(937±13.75μm2)、囊泡周径(116.04±4.82μm)、和盐酸氨溴索治疗组(分别为930.06±M.34um。、118.61±2.19um)明显大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为303.56±12.11μm2、72.6l±9.70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二)电镜观察:地塞米松组和盐酸氨溴索组不仅含有板层小体的II型上皮细胞数多于对照组,而且II型上皮细胞胞浆内的板层小体数多于对照组,板层小体深染、致密,可见释放到肺泡腔内的板层小体;对照组板层小体偶见,胞浆内糖原沉积丰富。
二、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及盐酸氨溴索对母胎鼠的副作用
(一)大剂量地塞米松组母鼠体重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盐酸氨溴索组,4组孕鼠体重于用药前(妊娠16天)和用药后第l天各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用药后第2天和第3天,地塞米松组孕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盐酸氨溴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大剂量地塞米松组12只胎鼠肝中有5只的肝脏细胞呈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盐酸氨溴索组和对照组肝脏结构未见异常。3组胎鼠的肾脏和肾上腺结构均未见异常。
结论:
地塞米松和盐酸氨溴索有促大鼠胎肺形态发育和肺II型上皮细胞分化和成熟的作用,孕前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和地塞米松有相似的作用效果;大剂量地塞米松对母鼠的体重和胎鼠肝脏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盐酸氨溴索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