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持农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是党和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较为频繁且波幅较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能源价格等国际市场因素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不断加深。本文首先阐述了供求均衡理论、经济波动理论、马克思生产价格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成本驱动效应和供需驱动效应两个角度分析国际能源价格影响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途径以及作用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以及通径分析法等计量方法,定量研究不同种类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影响方向以及通过国际农产品价格、通货膨胀率等因素,对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产生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国际能源价格与中国农产品价格的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且国际能源价格不仅能直接影响中国农产品价格,而且对中国农产品价格有间接影响。其中,国际能源价格对农产品价格的直接通径系数仅为0.102,通过国际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以及货币供应量等因素的间接影响系数为0.536。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要制定完善的国际能源监控机制、调控通货膨胀率以及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创新农业生产技术降低对国际能源的依赖程度、调控农产品生产结构和调节农产品进出口结构等一系列稳定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