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作为当今流通最广的艺术形式,与建筑有着三点共同点,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影建筑学这一理论方法应运而生。电影建筑学的核心是物质实体消解的过程带来的心理体验与感受,关注的是动态演变的过程。纪念性建筑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类型,是人类历史与精神文明、文化发展下的产物,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纪念性空间设计的内涵应该是能够引起冥思与共鸣的。因此,为了顺应时代的特征,考虑到纪念性空间的多样化,提高建筑艺术性的追求,文章借助电影建筑学这一新兴学科作为研究方法,对纪念性空间的内在意义进行研究,得出设计策略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明确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方法以及论文框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阅读,提取电影建筑学理论中适用于纪念性空间设计的内容并探讨内涵可行性,其他相关学科,例如建筑现象学、行为心理学等值得借鉴的部分;第二个部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公共空间改造、纪念馆、人文历史博物馆、纪念碑等国内外知名纪念性空间设计案例,从电影建筑学的角度,提取设计元素分析已有纪念性空间案例中与电影建筑学相关的设计实践,历史建筑的更新、纪念性建/构筑物的实践分析。第三个部分从电影建筑学内涵中的场地介入、叙事情节、诗意氛围、知觉体验四个方面构建设计框架,总结纪念性空间的设计策略。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促进电影建筑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希望吸引建筑师更多的关注建筑的意义层面的内容,而不是单纯追求建筑夸张的形式,设计出真实的、有生命力、让人深思与思考的建筑。更有助于建筑师在进行纪念性建筑创作过程中,对于心理感知与知觉体验层面的设计,创作出能引起观者共鸣与沉思,达到真正纪念目的的纪念性空间。以电影建筑学视角下的纪念性空间研究为引子,为广大的公共建筑设计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方法,运用影像化的技术,丰富建筑设计的内涵,使公共建筑更加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