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怒族为云南的古老居民,有28759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怒族体质人类学和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为此,于2006年9月对317例(男为183例,女为134例)怒族成人进行了活体观察与测量,并对170例(男95例,女75例)高中学生进行了25项人类遗传学经典指标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怒族成人内眦褶率低,上眼睑皱褶率高,鼻根高度、鼻翼高度、上唇皮肤部高度多为中等型率高。怒族人耳垂多为三角形。发色、眼色、肤色颜色较深。身高均数男为160.9cm,女为150.9cm,均为亚中等身材。怒族男女均以中头型、高头型、狭头型、中鼻型、中腿型、中胸型、中骨盆型出现率最高。此外,男性以中面型、长躯干型、宽肩型出现率最高,女性以阔面型、中躯干型、中肩型出现率最高。(2)对我国35个人群体质特征进行比较,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怒族体质与阿昌、仫佬、回(海南)、黎、藏(甘肃)族较为接近。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怒族具有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人群体质特征。(3)随着年龄增长怒族成人头面部指标值变化不大;体重随年龄曲线变化呈明显的倒“V”字形。体部的长度值(身高、肩峰点高、髂前上棘点高、坐高、上肢长)和宽度值(肩宽、骨盆宽)随年龄曲线变化较小。(4)从围度的整体变化曲线看,怒族成人身体围度诸指标的最大值集中出现在中年。在各年龄组中,头围均数变化较小,男女比较,同年龄组男性围度指标值多大于女性,只有女性的腹围、臀围和大腿围比男性略大。(5)同年龄组间比较,怒族女性的各项皮褶厚度值均大于男性。性别间u检验显示男女同年龄组间均有极显著差异。(6)怒族成人男女体型分别属于均衡的中胚层体型和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男女间体型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7)怒族高中学生有眦褶率属偏低类型,有上眼睑皱褶率属较低类型,凸型鼻梁出现率处于中等水平,宽型鼻孔率较高,突型下颏率偏高,有耳垂率偏低,额头发际有尖率较低,卷发率中等偏低;9项观察指标彼此间相关性较小。(8)怒族直型拇指、环指长、长型指甲、拇趾长出现率均大于50%。(9)除起步类型外,怒族其他6项不对称指标R型率远高于L型率,利手与扣手、叠臂与叠腿、叠臂与利足、叠臂与优势眼、优势眼与起步之间相关显著,其他指标之间不存在相关。怒族7项指标间R—R型组合(右型—右型)的出现频率远高于L—L型组合(左型—左型)的出现频率。(10)卷舌与尖舌相关,翻舌与尖舌相关,叠舌与三叶舌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