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女性贞节观研究——明代通俗小说管窥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odm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鉴于明代通俗小说中有着大量的描写世态人情的作品,从相当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风俗,故力图从小说——主要是“三言”、“两拍”、“一型”及《清平山堂话本》等这类话本或拟话本——来入手,佐以正史、山西及南方诸省的方志和《双槐岁钞》、《戒庵老人漫笔》等明人笔记中的相关史料,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全面细致的探索,以求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首先从中国伦理史上看,贞节观念在明代继续强化,女教书继续增多,正史中烈女的人数突然攀升;通俗小说中也出现了一些典型的贞节事件。介绍了在整个有明一代,其实一直存在着普遍的女性失贞及改嫁现象。论述了在对历史进行更全面观照和思考的同时,社会史研究从小说方面入手是一个新视角;思想史、社会史研究者应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大众文化方面,因为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渗透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的结论。
其他文献
本文所研究的反面形象主要是指“十七年”小说中革命意识形态建构的革命新型主体形象以外的形象,是“革命”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也就是“革命”的他者形象,主要包括反革命人物形象
今年45岁的黄局长知道自己有双肾结石已经有六七个年头了,那是当初偶尔的一次体检时发现的,并没有腰痛、血尿等症状,当时两颗肾结石也只有黄豆那么大,按照医生的嘱咐吃了一些排石的药物,之后也就不再管它了。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以为没事儿,加上工作繁忙,也就一直没有去医院复查。但是近三个月来黄局长发现自己食欲不振,起初自以为肠胃不好,吃过一些胃药,但是症状没有减轻反而逐渐加重,出现气促,活动后
清末到五四文学革命前夕(主要集中在1900-1917),中国一度出现英国大诗人拜伦的译介热潮。拜伦著名的长篇诗作《唐璜》中之《哀希腊》一诗屡次被译,先后有梁启超、马君武、苏曼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