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定量PCR法检测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高危型HPV的感染及意义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up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CIN)中的感染情况,以及HPV16 E6基因的含量与CIN进展的关系.方法:1、用触减PCR法检测70例CIN、19例宫颈癌及57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组织中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52和58)的感染情况,并筛选出HPV16阳性的标本.2、用半定量PCR法检测HPV16阳性标本中HPV16 E6基因的含量.结果:1、在146例宫颈病变中,高危型HPV阳性标本71例(48.6%);其中慢性宫颈炎组11例(19.3%)、CIN Ⅰ组1 3例(43.3%)、CINⅡ组14例(70.0%)、CINⅢ(包括CIS)组17例(85.0%)及宫颈癌组16例(84.2%),高危型HPV阳性率随CIN加重而升高.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的高危型HPV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及CINⅠ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宫颈癌组与CINⅡ/Ⅲ组,以及CINⅡ组与CINⅢ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2、在71例高危型HPV阳性标本中,共筛选出34例HPV16阳性(47.9%),HPV16为主要致病型.其中慢性宫颈炎组5例(8.8%)、CIN Ⅰ组6例(20.0%)、CINⅡ组5例(25.0%)、CINⅢ组9例(45.0%)及宫颈癌组9例(47.4%),HPV16阳性率随CIN的加重而趋于升高.3、HPV16 E6基因的含量随CIN加重而增加,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s=0.78,P<0.01).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中HPV16 E6基因的含量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及CIN Ⅰ组(P<0.01),宫颈癌组与CINⅡ/Ⅲ组,以及CINⅡ组与CINⅢ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高危型HPV在CINⅡ/Ⅲ及宫颈癌中有较高感染率,且感染率与CIN严重程度有关;HPV16为主要致病型.2、HPV16 E6基因的含量与CIN的进展有关,定量检测HPV16 DNA的含量可能作为判断CIN严重程度及其转归的参考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凋亡机制障碍是癌细胞的特征性生物行为之一.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与癌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数量非常多.但其基因表达异常的变化规律,以及在致癌物的诱变下哪个基因首先出现
研究目的:该研究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喉癌组织及同一患者喉正常粘膜组织总蛋白质,建立喉癌及喉正常粘膜组织蛋白质组表达图谱,比较喉癌组织及喉正常粘膜组织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8(Matrix metalloproteinase-8,MMP-8)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早产、胎膜早破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
目的:  通过分析双子宫畸形孕妇晚期妊娠患者的临床特点、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探讨双子宫畸形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提高对双子宫畸形晚期妊娠的认识